关于匈奴进犯汉朝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西周时期,那时候周也一直面临着北方一个凶悍的民族—犬戎。农耕文化向来对彪悍游牧民族没有什么好印象,连给他们取得名字都不是什么好词,称他们是犬,说白了就是说他们像禽兽,残忍而没有文化。 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表现出对北方民族的害怕。北方游牧民族的连年骚扰,使周人疲惫不已,因为他们的骑兵实在是太强悍了,中原深受其苦,却也没有强有力的办法对他们斩草除根。
到了战国末期和秦一统天下,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共同存亡和竞争之下,中原人的战斗力也在不断提升,此时期出现了不少把北方民族打回老家的武将,如秦朝的蒙怡等。不过中国对于外来民族的侵犯还是多以防御为主,长城的修建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长城把农耕和游牧的文化分得一清二楚,南边种地收粮面朝黄土,北边逐水草而居自由自在。匈奴统一产生于和秦朝大致相同的时期,所以两个政权一开始就竞相追逐,从此打的难分难解,一直持续到了汉代。
其实从秦开始,中国的内伤就没好过,刚刚从战国时期的纷乱之中出来,尚未来得及好好修养,秦就二世而亡,接下来又是连年的战乱争霸,好不容易挨到了刘邦成为天下共主,一切又有待从头开始。不过这一时期北方的单于们没少见缝插针,可以说是赶走了内忧还有外患,让人毫无喘息之机。 汉高祖本人就差点在平城让冒顿单于干个人仰马翻,还好侥幸逃脱,虽然逃的不漂亮,但总算捡回了老命一条,自此,汉初也没太敢跟匈奴硬气过,只能低头做人。i强势的吕后遭匈奴羞辱,却选择忍气吞声,就是最好的写照。
大汉当然知道自己内伤过重,还来不及抬头挺胸把歌唱,只能默默的恢复国内生产,先把被破坏的经济抓上来才是对抗外敌的根本。打仗就是打钱,如果没有钱根本就无法组织起来强大的军队,对于动辄就要百万大军的战场更是如此。 农耕民族这一点就比不上游牧民族有优势,对于匈奴来说,组织军队就相对容易多了。因为游牧民族的管理方式本来就比较灵活,全民生存方式就是骑马打猎,根本不需要统一的调度,只要有信服的首领,随时可以上场作战。
除了政治的组织形式对战争有优势之外,北方游牧的战术和体魄也是中原人无法比拟的,一个吃草的民族根本没办法比得过吃肉的民族的彪悍和凶猛,光是听说骑兵来犯就把汉人吓得够呛,真要打起架来,当然是汉人更怕,因为物竞天择本来就是草原人最擅长打的牌。 在这种卑微的气氛中汉人隐忍了五六代人之久,经历了怀柔羁靡,走过了文景之治,终于迎来了最霸气的帝王—汉武帝。也直到武帝,中国才能对匈奴扬眉吐气,以显犯我中华虽远必诛的气魄。 这一条长长的抗匈之路,竟然走了如此之久,实在令人唏嘘和感叹。然而这条路虽然崎岖坎坷,我们终究还是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六代人不屈不挠的努力,和默默的付出,虽然打灭了匈奴,但也同时是西汉盛极必衰的时刻,从武帝好大喜功的连年征战,曾经积累的财富和和平统一也在一点点的瓦解和涣散,历史在这里循环往复,继续影响着一代代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