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几十年前,考古学家从马王堆汉墓中挖出了不少文物,其中,就有两幅地图:一幅是地形图;一幅是驻军图。可以说,这两幅地图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地图,并且,这两幅地图还是实测地图。
这一发现让中国震惊了,也让世界震惊了。因为,不仅是中国的测绘史,就连世界的测绘史也要因此被改写。因为,在此之前的世界上还没有找到过比这更早、更精确的关于地图的实物。 从汉墓出土的实物中,我们可以看到:似乎在两千年的古代,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一些,甚至,超越现代人所知晓的科学技术。而且,在古代那个技术匮乏的时代,既没有导航设备,也没有任何有利于空测的设备,但是,古代人仍然能精确地绘制出某些地区,甚至,全国的具体面貌。这就不由得让我们感到十分困惑,对于这些,他们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呢?
其实,最开始他们主要靠的是平时所积累的经验。在古人行军作战的时候,每次路过城池,就会将城池周围几十里或是几百里的范围内的高山和河流,以及另外自己想画的地方大致画在了图纸之上。只了解它们大概的地理位置就可以了,到时候,如果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就问当地的人,或者是派士兵到实地探察一下。 古人即使用这样简单的方法,也没听说出现过什么因为地图不清楚而走错路的事情。但是,如果是任职官员想要其管辖范围内的县级地图,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县城的形状画在图纸的最中间,然后,再把自己所管辖地区之内的山川、河流以及另外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比照着县城,再将它们的大致方位给绘制出来,最后一步,就是把各个村镇依次填上去即可。
之后,随着各项技术的成熟,绘制出来的地图效果相对来说就越来越精准了。那么,此时他们借助的是什么呢?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测量的方法,刘徽于三国魏景元四年(公元二六三年)所撰的《海岛算经》则是一本关于测量方面的著作,是在之前就出现过的勾股内容的延续和发展,亦为地图学提供了数学基础。这本书里面一共有九道题,全部都是利用测量的方法来计算一些很复杂的问题。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关于测量的书籍,中国的地图学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数学方面的知识作为支撑,从而变得更加准确。 并且,《海岛算经》在唐代传入朝鲜、日本。最早向西方介绍《海岛算经》的是十九世纪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他一八五二年在《北华捷报》发表的论文:《中国数学科学札记》。伟烈亚力在文中介绍了《海岛算经》,说:此书是“一部关于实用三角学的九个问题”。一九三二年的时候,法国数学家 L·van·Hee则翻译了《海岛算经》的全文。
要想使得图纸绘制更为准确,第二个重要的东西就是测量工具。从汉代之后,我们聪明的古人就先后发明了各种测量工具,浑天仪、覆矩、牵星板等等,这些测量工具的发明,使得中国人利用天文来测量的方法变得更加频繁,同时,也提高了其测量的准确性。就连之前的丈量等各种方法,也在这里充分体现出了它们的生命力,为测量工作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后来,东、西方文化的互相交流让西方人带来了他们所运用的天文测地的方法,东、西方人士一起齐心协力,用了五年的时间,终于,制造出了多种更加新型的仪器,其设计精良用处很大。这些工具的制造,使得地图学的发展更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以上我们说的是古代东方地图测量的发展史,那么,古代西方的发展史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古代的西方,他们主要则运用投影的方法来绘制地图。公元前三世纪之前,投影是用来编制天体图的,在这之后,一位来自古希腊的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他首次运用这种方法来绘制精确的地图。同时,投影的运用也历经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变迁。 就在一千五百多年前,一位地图学家墨卡托采用正轴等角圆柱投影来编制航海图,这样的方法使得航海者更加方便地就能分清其地理位置;十九世纪的时候,投影的方法被加以改进和补充,使得它更适用于绘制;十九世纪末期之后,经过一些学者的深入研究,求解投影坐标的另一种方法被提出来了;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一些学者通过不断的研究,为后世提供了人造卫星等现代科技制造的所需要用到的投影设备。
通过了解到中西方地图的发展史之后,笔者不由得佩服起古人的智慧来。在古代,物质并不丰富、技术也不成熟,但是,他们仍然制造出了前所未有的测量工具,勇于探索自然,探索一切未知的东西,并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所以,不得不说人类的潜力是无穷的。虽然,现在的我们不再用古人的方法来探测这个星球的奥秘,但是,古代劳动者的智慧将永远停留在历史的长河里,被后世所永远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