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电影评论] 日本电影《告白》:灵魂的独白

[复制链接]

白银会员 - 等级≥知州

灰铜v1_01绿铜v3_01灰金v1_02绿金v1_01紫银v2_01紫铜v1_01紫银v1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4 17: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告白》这本书是2010年初看的,而电影却是在2011年年初,跨越整整一年的时间,震撼却是如此的雷同,或许有些更值得玩味的东西在其中吧,毕竟文字被活化之后总会在给你带来视听震撼的同时或多或少失去了一点原来的韵味。看完的人,一般都是一边喊着“变态”,一边又被故事和导演中岛哲也颇具美感的编排所折服不已。《告白》入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消息,更是为这部电影打上了浓重的惊叹号。一部小日本的“变态”电影再度获得学院奖的青睐。

    日本人很擅长拍摄这种“变态”“异常”的电影,因为这很好的满足了人类对于黑暗本性认知的窥探欲望。日本人也敢于拍摄这种“变态”“黑暗”的电影,即使电影的主角是在我们眼中神圣不已的教育者,和被视为祖国未来希望的受教者。若以教育来看,整部电影就是一次“复仇”教育,褪去了《大逃杀》的血腥味,却以其让人无法接受的人性黑暗一步一步拷问人的道德底线。

    以暴易暴!
这是松隆子所扮演的复仇女教师所采取的态度,女儿的死亡触动了她所设立的教育底线,她做不到身患艾滋病丈夫的宽容大度,她也无法默许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少年A和B的法律支持,她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来进行一次名为“何为生命?”的复仇式救赎。开篇时,她一身的黑衣长裙,低沉淡定的陈述,最终定格的看似温柔却毫无半点笑意的微笑,黑板上苍白的“命”字,震慑地一群吵闹不休,浮躁虚荣的孩子瑟瑟发抖,噤若寒蝉。结尾时,她面如修罗,微启朱唇,淡淡一句“开玩笑的。。。”一种莫名的悲戚感就这样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若真是玩笑就好了,可为什么让人笑不出来。

    少年A和B虽然在智力,能力方面上有着种种的差异,但有一点却是如此惊人的相似“存在感缺失”。少年A因为母亲的抛弃,竭尽所能希望引起科学家母亲的注意,从发明到杀人;少年B因为资质平庸,母亲的过高期望,一直生活在自我价值无法获得肯定的泥沼中,终于通过杀人甚至是手刃母亲获得了“活着的感觉。” 除了自己所在乎的那个唯一,一切都是祭品,一切都是可以牺牲的,一切的一切都是虚无的存在。

    少年A的老成稳重,冷血灰暗终于在错手杀了母亲之后,随着那个炸弹一起灰飞烟灭了,当他蜷曲在地上嚎啕悲鸣的时候,仿佛终于让人有了孩子般的柔弱与笨拙。“最重要的东西消失的声音。咔嚓。。”那倒退的时钟,母亲闪烁的泪光,最终幻化成一片火海焚尽了少年A心中仅存的希望。顺着鼻翼流淌出的鲜血,仿佛洗涤了少年A所背负的罪恶般,一滴滴如花般绽放在木质的地板上,烙上暗红色的印记。

    少女A的存在如同一个观察者,审视着一切人和事的变化。面对着老师的复仇宣言,她持有疑虑,那是基于对于教育者这份职业的基本信任;面对着少年A被全班同学施虐,她带有几分怜悯,那是因为少女情愫懵懂困惑;面对新班导的热血行为,她带有几分鄙夷,厌恶,那是要容忍一个成人如此幼稚行为的无奈感。少女A本身也是一个矛盾体,表面的温顺得体,内在的另类厌世,当她最终死在少年A手中时,是那么惊异与坦然。一记又一记的石锤砸向她的脑门,被温润血色浸沫的姣好容颜,右手腕内侧黑色扭曲的 “L”纹身成了她存在过的唯一印记。原来有时候默许罪恶存在的我们也是罪人!

    Joseph Conrad(约瑟夫。康拉德)曾说过:“The belief in a supernatural source of evil is not necessary. Men alone are quite capable of every wickedness.(将邪恶的产生归结于超自然的因素是没有必要的,人类自身就足以实施每一种恶行)。”

    《告白》正式因为其所展示出的人类自身的这种“恶行”,才会让人如此的难以忘怀,和感触良多.因为真实总是能刺痛我们的双眼,灼伤我们的灵魂!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9-21 05:45 , Processed in 2.445923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