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崇祯眼见大势已去在煤山上吊自杀,大明正式灭亡,李自成在北京称帝。
可李自成这个皇帝在北京做了42天,就被清军和吴三桂的联军击败,随后李自成撤出北京,开始流窜式的与清军死磕。奈何李自成能打败明军,却在清军面前不堪一击。 就在李自成和清军打成一锅粥的时候,逃亡南方的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趁此机会在江南建立了南明政权。此时的南明据有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这可是当时全中国最富庶的地方,兵力也有百万之多。朝廷里文有张煌言、堵胤锡;武有郑成功、李定国。如此看来南明政权相比东晋和南宋似乎也不差什么,甚至可以说还略好与前边两个偏安政权。但可悲的是它却没有像东晋、南宋那样偏安百年。可谓一手好牌被打的稀巴烂。
南明短暂存在即灭亡的原因有许多,但最最重要的一点却是内斗。按理说此时政权已经岌岌可危,应该团结起来,一直对外。可他们偏不,当时大多数的朝廷官员,把自己的利益看的比国家利益还要重。 其实多尔衮初入中原时也并没有想到自己可以轻松的统一中国。但在清军与淮泗地区的明军摩擦中发现,明军不仅打不过自己,甚至可以不攻自破,连敌人都看到了南明内斗的后果,可南明的皇帝和大臣们却意识不到,或者说故意不去想。这就大大的增加了清朝一统天下的信心。 明朝已经落到如此地步,为什么还要内斗呢?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崇祯帝及其继承人没有能流亡到江南。那么要选谁当明朝的继承人就成了一个问题。
但明朝选继承人的问题,不是找不到合法继承人,而是有继承资格的人太多,这里不得不佩服朱家的生育能力。保守估计当时有皇族身份,可以继承皇位的人就多达十几万。这就导致在拥立新帝的事情上发生了争斗。 皇族中,按照血缘以及长幼小福王朱由崧理所当然的是第一继承人。但东林党却不要让他来做皇帝。原因是东林党曾经阻止过万历皇帝传皇位给老福王朱常洵,如果此时小福王登基难免会使得东林党在政治上失势。为了保证东林党的利益他们提出了自己推举的人选潞王朱常淓。 潞王朱常淓本来是没有什么资格和依仗继承皇位的,如果此时被东林党人拥立登基,必会对东林党人感恩戴德,他们在政治上自然也就更加得势。
东林党虽然为自己盘算的很好,可以马士英为首的阉党和江北四镇的军阀,可不想让他们就这样得逞,表示坚决的反对。 最终东林党还是没有斗过掌握“军权”的马士英和江北四镇,朱由崧还是当上了皇帝,也就是弘光皇帝。 皇帝定下了,政权变得名正言顺,此时大家应该共同努力稳定江南秩序,然后在找机会中兴大明了吧?没有,他们还是要斗。之后南明出现过的皇帝和监国多达几十个,背后的利益集团相互倾轧,简直就是一盘散沙。南明的鲁王和隆武政权还为了争夺利益,在浙闽地区发生了互殴,即使亡国也不合作。
除了南明的内斗,还有就是对待敌人的问题上认识不清。打闯贼还是打清军,南明一直在摇摆。因为明朝是李自成所灭,所以南明最初定下的最大的敌人是农民起义军,甚至还曾想割让北方,联合清军,一起攻打起义军。但当他们看到满清的狼子野心后,又要联合起义军一起对抗清军,但此时明显为时已晚。 如果说明朝的灭亡是因为天灾人祸,党争和农民起义等等原因。那南明的覆灭纯粹就是源于自爆,满清轻松的捡了一个大便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