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历史上,刘备以善哭著称,部下受伤了他哭,百姓受难了他哭,连多长了几斤肉都哭,因此被后人戏称“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 其实,历史上的大人物,大多擅长此道,通过“哭”来表达情感,来笼络人心。即使是以“冷酷枭雄”的形象面世的曹操,其实也哭过很多次。
首先是为郭嘉而哭,这也是读者印象最深的一次。 曹操帐下谋士如云,但他最喜欢的,就是郭嘉。当初荀彧把郭嘉推荐给曹操后,曹操兴奋地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可以说,郭嘉是足以跟诸葛亮、周瑜鼎足而三的曹营首席谋士。 可惜的是,郭嘉年仅37岁就英年早逝,曹操在祭奠时大哭,说:“奉孝死,乃天丧吾也!”还对众人说:“诸君年齿,皆孤等辈,惟奉孝最少,吾欲托以后事。不期中年夭折,使吾心肠崩裂矣!” 赤壁惨败后,曹操又想起了郭嘉,当着众人的面大哭:“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外界也有很多评论,郭嘉的才能不输诸葛亮,可惜他英年早逝,并没有与诸葛亮发生正面的对抗,若不然,定成假话。 还有另一位谋士荀攸,曹操曾评价他说:“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荀攸去世后,曹操每次提起来,也都为他流泪。 武将中,最典型的则是典韦。在曹操的帐下,猛将同样不计其数,但他最信任的,就是典韦。典韦的武力值也确实很高,民间曾有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可惜这样一员虎将,却死得太早,没能在战场上留下辉煌的战绩。
典韦的死,是因曹操去泡妞造成的,因此曹操对他也非常愧疚,亲自为他举行了葬礼,当着众人的面大哭一场。第二年,曹操率军经过这个地方的时候,又放声大哭,弄得大家都有点莫名其妙,曹操说:“吾思去年于此地折了大将典韦,不由不哭耳!” 为了表示哀痛,曹操下令于此地扎营,再次祭奠典韦的亡魂,边哭边对大家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泣典韦也!” 还有老将庞德。庞德跟上面几人不同,并非曹操的嫡系,而是先从马超,后随张鲁,最后才归顺了曹操,因此,曹操对庞德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非嫡系的人影响巨大。 庞德也确实表现出了难得的气节,被关羽俘虏后,坚贞不屈,誓死不降,最终壮烈牺牲。曹操听说后,“为之流涕”,还把他的两个儿子封为列侯,以彰其忠烈。 曹操的这几次“哭”,既有他的哀痛在里面,同时也起到了笼络人心的作用。做臣子的,看到主上对部下如此深情厚谊,怎能不感动?怎能不把心交给他?
除了为死去的部下哭,曹操还为曾经的对手哭过。在早期的各路诸侯中,袁绍的实力最强、声望最高,也是曹操最大的对手,可惜因为不会用人,被曹操打败。 袁绍去世后,曹操亲自去他的墓前祭拜,放声大哭,《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道:“公临祀绍墓,哭之流涕;慰劳绍妻,还其家人宝物。” 曹操这次的哭,比以前有着更深的目的,即向全天下的人表态,自己是一个不计前嫌、豁达大度的人,连对最大的对手都如此尊敬,就算你得罪过他也不用担心,只管来投奔吧! 都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但如果能善用这些“小节”,则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效果。因此,不光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曹操也是“哭”出来的,历史上大多数成就大业的伟人,也都离不开这样的“小节”。 因为这些“小节”,体现了人心。而人心的向背,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