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六百年》 [英] 帕特里克·贝尔福 著 栾力夫 译 中信出版集团 新思文化 2018-10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既是一部体系完整的帝国史,也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世界史。奥斯曼帝国是对历史发展进程具有重大深远影响的世界性大国之一。在其巅峰期,帝国横跨三洲,雄踞两海,成为东西方和世界的中心。英国历史学家、本书作者帕特里克·贝尔福以清晰的故事脉络,流畅的语言和叙事风格,层次分明的历史演绎,全面完整地介绍了奥斯曼帝国从崛起到覆灭长达600多年的历史。
奥斯曼帝国的奠基人是奥斯曼一世,在拜占庭帝国日益衰败的1299年,他只是偏居于安纳托利亚西部一隅的一个突厥人部落的首领。经过二十多年的养精蓄锐,最终于1326年攻克布尔萨等城市。其子奥尔汗苏丹定都布尔萨,一个土耳其人的国家正式建立。经过穆拉德一世、巴耶济德一世、穆罕默德一世和穆罕默德二世几代苏丹的扩张,尤其是1453年,“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奥斯曼帝国取代了拜占庭帝国,成为“第二罗马帝国”。1517年,塞利姆一世获得哈里发的地位,随后又获得麦加谢里夫的效忠,奥斯曼家族成为整个伊斯兰世界的精神领袖。之后,历代奥斯曼苏丹自称苏丹—哈里发。苏莱曼一世于1520年继任苏丹,更是把奥斯曼帝国推向巅峰,国土范围西至中欧的巴尔干和希腊地区,北至乌克兰南部和克里米亚地区,东至里海西海岸和伊朗西部,西南至北非海岸地区,东南至也门等地。由于奥斯曼帝国采取开明的治国之策,使得穆斯林与基督徒之间实现了“奥斯曼治下的和平”。
苏莱曼大帝的儿子于1566年继任,此后的历代苏丹则缺乏其先祖的军事才能和治国能力。至1683年帝国军队惨败于维也纳城下,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历史彻底结束。后继者虽有立志改革、壮志未酬的塞利姆三世和铁骨铮铮、锲而不舍的改革者马哈茂德二世,怎奈帝国积弊太深,终是昙花一现。后又有抱残守缺的哈米德二世压制改革,实行高压统治,残害少数民族,致使帝国加速瓦解,逐渐没落,相继丢掉了中欧、中东、北非等大片国土。最终,奥斯曼帝国也在1918年一战战败后彻底崩溃。
纵观奥斯曼帝国600多年的历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300年从崛起逐渐走向强盛,后300年由盛至衰,但作为帝国主体的土耳其得以保留下来,脱胎成现代国家的土耳其共和国。从历史上看,这可能也是帝国的宿命,罗马帝国、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及蒙古帝国等,莫不如此。
在奥斯曼帝国的历史上,至少有两个事件对西方基督教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次是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给西方人带来巨大的恐慌,令基督教世界感到末日将至;另外一次是1683年兵围维也纳的惨败,这是奥斯曼帝国与西方世界的最后一次大战,从此整个欧洲再也听不到土耳其入侵的警讯了。
而在帝国内部,或者说对后来的土耳其共和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是1839年公布的“坦志麦特改革”方案。这是伊斯兰世界最早的一份宪法性文件,其中涉及政治、法律、税收、征兵和人权等方面的宪章规定。虽然改革最终失败了,但是它被视为土耳其进入新时代的转折点。
这是一部内容丰富、可读性很强的通俗历史读物,其文风堪比蔡东藩的中国历代史演义。长达600多年的时间跨度,众多的历史人物,大量的历史事件,以及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与人物关系,非大手笔写不出如此条理清晰、通俗易读的大作。作者高超的文字组织能力,详略得当的叙事技巧,都在书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极具功力,分析也很有见地,穆罕默德一世和苏莱曼大帝等人的文治武功和性格特点跃然纸上,塞利姆三世和马哈茂德二世的改革者形象也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一改其他作品中土耳其苏丹留给读者的冷酷残暴的片面印象。
此外,这也是一本少见的完全以奥斯曼帝国为主角的历史书。近几年出版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中,多以罗马、英国、法国、西班牙、奥匈帝国、神圣罗马帝国、俄罗斯或普鲁士为主角,同时期的奥斯曼帝国只是作为配角对前者予以点缀和补充。这个对东西方历史具有重大影响的帝国,我们的了解是断续的、片面的,本书则弥补了这一缺陷。
本书的翻译语言流畅,译者还在书中加了大量的译注,对书中提到的古地名予以说明,非常有助于读者的阅读理解。不过书中还是存在一些瑕疵,比如某些专有名词的译名不统一,也有个别错字,但总的来说还是瑕不掩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