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模拟图:被炸碎的小天体会在自身引力下重新聚集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23日消息,如果有朝一日,人类面临小行星撞击的威胁,我们中的很多人可能会马上想到,是否可以用导弹把小行星炸成碎片,以便消除其对地球的威胁?
想法很好,但遗憾的是,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这种方法的前景可能并不如我们原先设想的那么美好。
这项研究显示,小行星可能并不如我们原先设想的那样容易破碎,甚至即便被炸碎,其自身引力也将很快将这些大量的碎块重新聚拢到一起。
这项研究相关论文的第一作者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博士生查尔斯·米尔(Charles El Mir,他说:“这可能听上去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但事实上,确实有很多针对小行星撞击对策的研究正在进行中。”他说:“举一个例子:如果有一颗小行星被发现正冲着地球飞来,那么我们究竟是该将它炸碎比较好,还是设法对其施加一个外力,将其推离当前轨道从而不会撞击地球比较好?如果我们采用了第二种方案,如何确保在能够推开这颗小天体的同时不会导致它碎裂?这样一个外力究竟该多大?这些都是需要研究来回答的问题。”
不意外的,要想很好的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小行星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参与这项研究的科学家们指出,即便科学家们已经对许多小行星的密度数据有比较好的估算,但是奇内部结构却仍然不甚清楚。而这,就是计算机模拟可以发挥长处的地方。
研究的结果并不乐观。米尔表示:“我们之前一直认为,较大的小天体更容易破碎,因为其内部的结构弱点应该会更多。但我们的最新研究却并不支持这一点,小行星似乎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坚固,要想彻底粉碎它,需要更大的能量。“
当然,小行星对我们来说,代表的也并非全都是威胁。比如科学家们就对小行星很有兴趣,因为它们是太阳系早期形成阶段残留下来的“边角料”,对它们开展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太阳系早期历史;除此之外,一些公司也将关注的目标瞄准了在小行星上开采矿产的前景。
相关研究论文已经发表在3月份出版的《伊卡鲁斯》杂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