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探索频道] 汉武帝如何在短短时期内令汉军脱胎换骨打败匈奴

[复制链接]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294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铜v3_04紫铜v2_03灰铜v3_01紫金v1_04紫银v1_02绿金v3_05紫铜v1_05灰金v1_05蓝铜v1_05蓝银v1_05绿金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灰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3-27 0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汉朝立国之初,匈奴人就在白登给了汉高祖刘邦一个下马威,让他认识到辽阔万里的匈奴并不像国内那些叛乱一般易于对付,而是如林中饿虎,伺机伤人。又如悬在脖颈之侧的一把战刀,随时可能将根基不稳的大汉朝割的鲜血淋漓。

因此汉初的数十年里,尽管匈奴屡次挑衅,时常寇边烧杀掠夺,但汉朝始终小心翼翼维持和匈奴的关系,并没有发生大的战争。直至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经过六十年修生养息,已足可与匈奴一战,然而此时的匈奴也不是如汉初部族特征明显的松散联盟,也已具备国家构架,也因此组织能力更佳、战力更强。




好在汉朝这时拥有一位杰出的帝王和一群优秀的军事将领,在经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战争之后,汉朝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个过程在此不再叙说,感兴趣的朋友可关注小编查阅相关内容。

小编认为汉武帝能在短短时期内令汉军战力飙升打败匈奴,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

首先是汉朝军制比较科学。汉代兵制是全国皆兵,在西方,直到近代普鲁士王国在俾斯麦为相时,才实行这样的制度,而我们在汉代也就早已实行了。

汉代的士兵,不是像今天十八岁就可以参军,而是到二十三岁才开始服兵役。因为二十才始成丁,照理可以独立耕种。当时的农业产值非常低,大约三年耕,才有一年节余。一般来说靠天吃饭,正常情况下三年中是两丰一欠,照这样推算,九年就该有三年之蓄。要想让士兵不顾虑家里安心服役,应该充分考虑其家庭负担。一个壮丁,二十受田,三年之后,正常情况下家里是可以存下一年积蓄的。因此,汉朝认为从二十三岁起,为国家服兵役一年是比较合理的。这样士兵家里无后顾之忧,便能安心作战。




很多朋友一看到封建王朝抽调农民作战,就以为这样的军队毫无战斗力,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以汉朝为例,除了正常的兵役,凡成年男子,每年在农忙时间之外,要抽出时间参加为时一月的军事训练。所以如果因大规模战争需要,抽调一批三十五岁左右的农民从军作战,这些农民可能除了曾经做过一年正规军人之外,还足足参加过十几年的军事训练,这样的人,还能算是毫无战斗力的新兵么?

其次,汉武帝时期拥有卫青、霍去病等杰出将领。关于卫青、霍去病的辉煌战绩,再啰嗦是多余的。这两位名将的军事能力各有所长,如霍去病勇冠诸军,而卫青的杰出主要表现在战略层面。他先是从左贤王手里夺取如今陕北无定河畔大片领土,筑造朔方城,使汉军的出发点从长安足足向北移动了500公里,大大减少了汉军的战争动员时间,使汉军随时可以像一把利刃插向匈奴人心脏。之后,又带领诸军一次次从不同侧重点对匈奴人展开扒皮行动,砍掉匈奴人的左膀右臂,不断削弱匈奴人的实力,直至最后逼迫匈奴人决一死战,并一战胜之,最终打垮了匈奴人。这样战略清晰、冷静把握战局的人,即便放在整个历史里,都算是十分杰出的。




第三个原因,汉朝后勤保障能力十分强大。汉朝经过六十年修生养息,国力早已和汉初不可同日而语,充足的人口,强盛的综合国力,使汉朝拥有了远超匈奴的实力。如汉军在每次远征匈奴自身损失也很惨重,但汉朝每次都可迅速卷土重来,而匈奴每次损失都是伤筋动骨。所以有些网友对卫青、霍去病自身军队损失很大意见较大,这是不客观的,战争的结果看的是最终结局,况且卫霍二人很少有战损率比匈奴高的。再比如汉军十万骑兵与匈奴决战那次,战马吃的全是没脱壳的小米,运送物资的驮马用动用了十四万匹,匈奴有这个后勤保障能力么?

第四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即汉武帝本人的雄才大略。从汉武帝少年隐忍不发,到亲征掌权后大刀阔斧的实行各种政策调整,最终大破匈奴来看,汉武帝是无亏雄才大略四个字的。如他要预备攻打匈奴,便先期训练骑兵。为要养马,便先到新疆移植苜蓿,在上林苑尝试种植。还多次派人到西域挑选优良种马。之后苦练骑兵,甚至自己组建期门军,经常性搞演练厮杀,以便于掌握骑兵作战要点。待数十万骑兵训练成熟,而后从容不迫,挑选匈奴人放牧的春夏季,一鼓出塞。即便如此,汉武帝也没有急于求战,而是按战略目标逐步扩大战果,最终打的匈奴分崩离析。




另外在汉武帝要打大理,知道南方多水,陆路很多地方没有开发,行军不便,大理有一昆明湖,水域广阔。于是汉武帝就在长安仿照昆明湖凿了一个大湖,也叫昆明湖,天天训练水战行船。而有的朝代士兵出征前拿配发的战刀杀牛祭旗,却接连几刀连牛都杀不死,这样缺乏训练的士兵和后勤保障,出征如何能胜?再比如明朝土木堡惨败,二十万大军,草草准备几天就出战,焉能不败?

孔子曰:“不教民而战,是为弃之。”因此,战争的失败,不要单纯责怪士兵作战不勇敢,一方面要从战略战术层面分析得失;另一方面,要为士兵解除后顾之忧,并尽可能创造好的后勤保障。故这样的士兵才能闻鼓而进,闻金而退,知必死而不辱,成为战无不胜的悍卒。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7 15:27 , Processed in 0.668981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