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三国风流人物,想必大多数人都会想到诸葛亮这位谋士,在三国小说的描绘之下,这位谋士彻底被封神,似乎他的一扇子就可以借来东风也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过,就算是小说中将近完美的诸葛军师,依旧有着缺陷。
在小编看来,诸葛亮虽然被大部分认为是个完人,但他的一生犯了四大错误,如果少一件,或许蜀国也不至于从辉煌一时最后还是掉落神坛,甚至有可能统一三国,阿斗早早登上帝王位,可以是一个平庸之主也可能会是一个雄主。
在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虽然是名声渐渐显赫,却是怎么走怎么不顺,他先是和吕布等人周旋抗曹,最后却是连一座城池都没能握住,被曹操俘虏,且多次遭遇大败,但是,得到诸葛亮之后,他似乎是开启了金手指,开启了传奇事业。
从出庐之后,一切的发展都是按照诸葛亮当初和刘备对答的轨迹走,可惜,最后蜀国还是遭遇了灭亡。首先小编认为他的第一过失是纵容关羽。以至于他越发狂妄自大,最后一步步自取灭亡。
在马超投靠刘备之后,关羽便是表现出了狂妄性子,他谴信问诸葛亮,马超相比于自己实力如何,隐隐约约他有约战的意思,诸葛亮却是为了这两人不起争端,刻意讨好关羽,称马超是豪杰,类似英布这些人。
至于关羽则是被冠以美髯的名号,自然是远远超过马超,这虽然是暂且让两个人不至于起争端,却是让关羽愈发膨胀。关羽收到来信之后自然不会自降身份和马超决斗,却是四处给别人看信,来夸耀自己的美称。
关羽和诸葛亮之间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他们曾经多次合作攻伐或是守城,两个人的合作固然是对国家有利,但是关羽的信心却也是被他一点点捧出来的。
关羽虽然最初不看好诸葛亮,但在他一次次立下奇功之后也是对其很佩服,所以渴望得到对方的认同,诸葛亮倒也不吝啬,常常会吹捧他的能力,以至于关羽越发的狂妄。诸葛的夸耀和曹操的特殊对待让关羽愈发膨胀。
所以,在之后东吴请婚的时候,关羽没有顾及过两国之间的利益,而是直接以犬子称呼对方的儿子,这自然是直接导致后来的混战。其实,不论是关羽还是诸葛亮,对于东吴的态度都很是奇怪。这也是诸葛亮第二个错误。
东吴和蜀国之间是合作关系,两国理应该彼此友好对待,但是诸葛亮每次见吴国的态度都像是针对对方,这难免会让吴国感到不满。同时,他的强势还让孙权放不下心,觉得双方总有一天会决战。
在诸葛亮前来结成吴蜀同盟之时,诸葛亮第一句话却是在呵斥对方,如果孙权并不合作,刘备就带着人马向孙权冲击,所以,接下来怎么作为就取决于他们自己了。因为这样的威胁,孙权妥协,但是,他也因此对蜀国感到压力压身。
作为蜀国的主事者,诸葛亮对待孙权的态度实在是放的过高,以至于吴国被迫参与战争,而不是心甘情愿的加入。这无疑对于两国的友好交往有很大问题,幸亏是魏国压境,不然这么一个强势的国家和领导人,东吴自然会先一步动手。
在后期,诸葛亮也是意识到当初过于强势,开始转变态度,但是时候太晚,以至于没有起效,东吴对蜀国疑心重重,比起魏国,很可能他们更禁忌蜀国的实力。吕蒙挥兵攻荆,就是这种态度的体现。
第三点失误想必大家都了解,那就是用错了人,他在北伐时错用马谡,这第一次出征便是遭遇了这样的大败,难免之后几次实力大损,对魏国的压力也不再那么大。所以,错用马谡导致了之后北伐注定失败。
在用马谡这件事上,他没有看清对方的真实能力而是盲从于自己的印象,最后失了友人,也失了蜀国的大好优势。除了此次错用之外,对其他人的任命他也是不那么客观,魏延莫名被安上了反骨之称,这位大将却是弃而不用,可见多少人才被忽视。
其实,蜀国在当时并非是毫无可能崛起,单单是天险,就足以守卫国土。诸葛亮北伐攻取天水便是将门户送给了敌人。以至于最后,蜀国明明是地理优势远远超过吴国,却先对方一步而灭亡。
最后一点诸葛亮的过失则是他对军事秘密的保管不利。的确,他的一篇应对刘备的作答让他的名声大涨,自此之后,诸葛亮出世按照着这一篇文章的思路去做,最后虽然身败,却是因为其预言能力被人们所称道。
但是,有一点问题却是让人奇怪,在这篇文章中,诸葛亮未免是分析的太过全面了,这其中包含了如何先后取三地,并且做出了和东吴翻脸的准备,这篇预言的确是面面俱到,但是文章的内容为何这么轻易的让我们今天可以了解呢?
当时三国志作者不过是姜维的主簿,却是对这等大事轻易了解,更不用说敌国了,所以之后,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大概已经传遍了全国,预言也就没了意义,蜀国之后就算按照预言去提前准备,也不可能不被防范。
虽然他最后因这几点过错而失去了带领国家走向全国的能力,但是,他的风采依旧是让人着迷,在大家看来,这四点任意一点被完善,刘备能否夺天下呢。
欢迎光临 (http://imap.zasq.net/~zazww/)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