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战争中,铠甲可以说是战士的第二条命,那么在战场上是防御力高的重甲好,还是灵活轻便的轻甲比较好呢?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铠甲的起源和历史再作答。
铠甲起源甚早,在原始社会就有用兽皮、藤蔓和木头制作的简陋护甲。《世本》上记载了第一件铠甲的出现,“杼作甲”、““杼作矛”,《墨子》亦云“古者羿作弓,杼作甲,奚仲作车,巧垂作舟”。传说杼是是夏朝第七位夏后,因为夏军攻打东夷的夷羿、寒浞势力失利,所以杼为了战胜擅长弓箭的东夷族,利用兽皮制作了第一件铠甲,并开始以兽皮甲装备夏军。夏军的士兵穿上皮甲之后,不但可以有效的抵御弓箭的攻击,连刀剑的劈砍伤害也能大大降低,于是杼随父亲少康再次出征东夷,东夷人的弓箭优势在皮甲面前荡然无存,最终被夏军所灭。可见铠甲在冷兵器时代十分重要,几乎可以左右战局的胜负。
▲原始社会的古老防具
到了商周时期,人们把铠甲细化,开始有了各个部位的护甲。战国后期,由于冶铁技术的发展,铁制兵器开始投入战场,防具也随之改变,铁制的铠甲开始出现,但直到汉朝,铁铠才开始慢慢取代皮甲在战场上的位置。西汉时期的铁铠经历了由札甲到鱼鳞甲的过程,还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保护肩臂的“披膊”及保护腰胯的“垂缘”,渐渐有了往全身甲发展的趋势。三国时期又出现了一些新型铠甲,如黑光铠、明光铠、两当铠、环锁铠和马铠等,这些在曹植的《先帝赐臣铠表》中有所记载。
▲汉代鱼鳞甲
到了南北朝时期,重甲骑兵发展迅速,成了中国古战场上的霸主,当时的两当铠因为适于骑兵装备,故而极为盛行。北魏以后,明光铠开始大放异彩,深受大家喜爱,逐渐成为铠甲中最重要的类型,一直持续到隋朝和唐朝时期。至北宋初年,铠甲的发展可以说达到了冷兵器时代的巅峰,并且有了一套一定的制式。直到火器出现且用于实战的时候,可以有效地抗御冷兵器却无法阻挡火器的古代铠甲才开始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重型铠甲——明光铠
铠甲有着悠久的发展史,不同时期的铠甲可谓是日新月异,但是出发点是不会变的,那就是增强铠甲的防护力,从而减少在战场上的伤亡。古代的盔甲可大致分为重甲和轻甲两大类。重甲就是更趋向于全身防护的铠甲,由于覆盖面积大,故此十分沉重,虽然可以有效的减少兵器的打击力度,但是由于其重量难以进行持久作战。而且制作重甲造价昂贵,材料需求很大,不能随意装备全军。
宋朝的顺昌之战中,金军有一支精锐部队被宋军称作“铁浮图”,又叫“铁浮屠”。当时宋朝的顺昌通判汪若海在送呈南宋王朝的《札子》中描述金军“其所将攻城士卒好铁浮屠,又日铁塔兵”,“浮屠”为佛教用语,指佛家的高塔,那么“铁浮屠”的意思就很明显了,就是指金兵全身都穿戴重甲,就好像铁塔一样,不可撼动。《宋史吴玠吴璘传》中载“金人有四长......四长曰骑兵,曰坚忍,曰重甲,曰弓矢。”
▲铁浮图铠甲现代复原图
汪若海的《札子》中还描述了金军“铁浮屠”“的作战方式,“人进一步,移马子一步,示不反顾”,“三人为伍,以皮索相连”,根据记载我们可判定这时的铁浮屠是步兵。身着重甲的铁浮屠在顺昌之战中担任是攻坚的角色,其出色的防御力可以有效抵抗守城方的远程攻击,但灵活性就有所不足。《续资治通鉴》中曾记载了宋军大败金军的柘皋之战中刘锜的军队“以步兵甲重,不能奔驰,下令无所取。故无俘获焉。”
所以重甲的优缺点就很明显了,优势在于防御力极强,抗击打,覆盖面广,而造价昂贵,机动性差,难以进行持久战就是重甲的缺点。总的来说,重甲部队是军中的精锐,他们出色的防御力在白刃战中足以以一当十,是攻坚战的最好选择。而轻甲相对于重甲来说,优势在于轻便灵活,机动性强,制作相对简易,可大量配置,劣势在对于弓箭防护力低,盔甲覆盖不够全面。在战场上的定位则是打探消息的斥候和可作为远程部队使用的弓兵、弓骑兵。
▲宋朝的铠甲样式
如何选择铠甲是非常两难的问题,只能根据战场需求和个人能力来选择。在冷兵器时代的战斗里,有甲格斗的要诀就是攻击对手铠甲薄弱点和保护自身薄弱点,不管是轻型铠甲或是重型铠甲,在战场上最重要的还是谨慎对敌,处处小心。
欢迎光临 (http://imap.zasq.net/~zazww/)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