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是从中国,我给你写信……》(全本)作者:博里斯·马尔坦【TXT】

[复制链接]

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

 成长值: 34090

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7-12 2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是从中国,我给你写信》是36年中,儒勒给家人写了无数的信,在他母亲也来到中国之前,他几乎每天一封信,信中不时夹杂着照片。“这些信件在阁楼的箱子里放了三四十年”,被他1921年在重庆出生、长到16岁离开中国的女儿发现,因此有了这本书信和叙述交织的传记。儒勒·乐和甘的这些书信,不仅仅是家书,虽然“他只是在私密的场合,谦虚地讲述着他的日常生活”,但他不时显露出的记者般重现真实的功力,以及诗人的敏感和小说家的想像力,使逝去的历史,“就这样在字里行间重现”。读过儒勒·乐和甘的书信和照片,会感到一种时空的迷醉,在我们的眼下,重新复活了这个男人的一生,重新复活了我们的历史。

1909年,儒勒·乐和甘,一个24岁的法国青年,在远东语言学院学过中文以后,辞别没有结过婚的母亲,来到中国,做他的学生翻译官(在他的信中称为副领事),自此开始了他在中国漫长的36年外交官生涯,直至1945年在哈尔滨离奇地死去——据说死于高血压,但见过他最后一面的法国传教士沙莱叶耶则坚信他死于食物中毒,毒药是日本人通过买通他自己的中国厨师放入的。

从成都、重庆、汉口、汕头、广州、香港、天津、北京、上海,直到最后一站哈尔滨,儒勒·乐和甘经历了中国从帝制到共和制、袁世凯复辟、军阀混乱等最动荡的时代,见证了中国的两次内战和抗日战争等历史时刻。

24岁的儒勒在首次穿越东北时告诉母亲:是从中国,我给你写信。36年中,儒勒给家人写了无数的信,在他母亲也来到中国之前,他几乎每天一封信,信中不时夹杂着照片。这些信件在阁楼的箱子里放了三四十年,被他1921年在重庆出生、长到16岁离开中国的女儿发现,因此有了这本书信和叙述交织的传记。

儒勒·乐和甘的这些书信,不仅仅是家书,虽然他只是在私密的场合,谦虚地讲述着他的日常生活,但他不时显露出的记者般重现真实的功力,以及诗人的敏感和小说家的想像力,使逝去的历史,就这样在字里行间重现。

1945年2月13日,毫无疑问是一个灰暗的日子,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领事在他的辖地孤零零的死去,死之前,他有5年之久没有见过自己的亲人,妻子和一双儿女(有一个死于疾病)。这个五年里在哈尔滨这个颠沛流离的骨肉分离的极地,他该如何度过?书中有一张他最后的照片,坐在1944年7月14日的酒馆(还是领事馆内)那张侧身椅子上,他偏过头来,目光阴冷,脸色中有一丝掩饰不住的悲戚。

这是一本独特的书,临接近结尾,却使这个人的生命历程陡然一转,1955年的一天,一个从西伯利亚囚房出来的叫沙莱夫的神父以毋庸置疑的口气告知世界一个令人惊诧的真相:儒勒死于谋杀,凶手是日本军情特务。然而奇怪的是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而是成为一纸寂寞的档案。

有档案就有了探究,从此开始让你重新萌发了对这个人的阅读兴趣,他的这些信件上不加掩饰,随心质朴的文字背后是否掩藏着他的另一个人生?他不仅仅是一个领事?

这本书带来的另一重惊喜和乐趣就是使一个喜好阅读和缅想的人可以自由驰骋自己的想象,去罗织一个类似007的侦探悬疑故事,当然主人公还是儒勒•乐和甘,背景也必然是混乱年代的那年中国。如果对于一个小说家来说,这些几乎象是一个意外之财。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5-16 19:39 , Processed in 1.834134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