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大留学潮》:近300亲历者忆西方取经之路 [打印本页]

作者: gordon813    时间: 2016-12-6 13:27
标题: 《大留学潮》:近300亲历者忆西方取经之路
《大留学潮》:近300亲历者忆西方取经之路

[attach]981257[/attach]

  《大留学潮》一书搜罗了近300位亲历者的历史回忆,以真实、完备的细节再现传统中国向西方取经的曲折历程。这一过程自清末起一直延续至今天,历经一个多世纪,牵涉到广大中国前后几代青年,留学人数总计不下数十万人,本书虽然只介绍到新中国诞生的前半段,但将其称之为潮,仍是再贴切不过的。

  教育之于一个国家的意义,毋庸赘言。大留学潮在中国的兴起正是为了模仿日本维新的成功故事,汲取西方文明、培养本国精英以扭转国运,从而摆脱19世纪中叶以来落后挨打、挣扎求存的可悲处境。然而,恰如大多数人爱追问的,日本维新30年而致成功,中国的转型之路却为何走得这般艰难多舛?这问题很大,很重要,但牵涉太广,背景太深,因而又难于回答。

  张倩仪女士创作的初衷,是从她的专长——教育的角度尝试着回答上述问题:一个曾经辉煌却已跌落尘埃的民族在取西经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摸爬滚打,才闯出一条自新自强的路?而每一个身在其间的个体又走过一段怎样的心路历程。她写出的求学事并非单纯的象牙塔内朗朗书声,而时时处处关联着旧日中国的社会众生态。譬如,从留学经费一事入手,她既写晚清、北洋、国民政府对留学费用的统筹安排,辨析各式制度得失,又写少数权贵和主事者玩弄权柄,让子弟巧占学额,乃至一些得不到公费资格的莽撞青年,为筹钱出洋而让家人大吃苦头的故事。

  由于大量摘用各种回忆录,书中不乏对留学生活大小事务的记录,譬如旅途中的意外、向人借钱、过语言关的煎熬……看似纤芥无遗,但作者考察的重中之重,仍是国内外各种思潮对于留学生人格养成,进而演至对中国国内时局、政治潮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20世纪上半叶,中国政局的变迁纷乱扰攘,由作者看来,却也离不开一大批自海外归来、受国际风云影响的弄潮儿播云弄雨的因素。

  或许是因为社会发展太过迅猛,又或其他种种缘由,今天的中国与它的过去割裂得太深。许多在20世纪最后20年出生、长大的年轻人对本国历史仅具苍白的认知,他们对近代中国孕育、落地和成长的过程缺乏真切的了解,对祖辈、父辈的想法和做派更嘲之为“落伍”,而无法理解它们自有其发源的社会现实。读这本书或许会使他们产生新的认识,中国崛起自强的新路上其实洒满一代代有为青年的血汗。


作者: feihuli    时间: 2016-12-7 21:28
中国的人才留在外面的只怕很多吧。
作者: 幽灵巡游    时间: 2016-12-8 00:13
中国现在能跑的都跑了,剩下的玩命的赚钱,找出路,也要跑。这是种病,但没人能治!
作者: redblone    时间: 2017-1-9 20:20
中国就是不缺人,不缺人才




欢迎光临 (http://imap.zas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