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巴黎伦敦落魄记》作者:[英]乔治·奥威尔【TXT】

[复制链接]

区版勋章 - 区版勋章

灰铜v1_05蓝铜v2_05蓝铜v1_05紫银v2_04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紫铜v1_05绿铜v3_05紫银v1_02蓝银v1_05绿银v3_05绿金v3_05宝血灵晶红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3 2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巴黎伦敦落魄记

作者:[英]乔治·奥威尔

内容简介

  《巴黎伦敦落魄记》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首部长篇力作,全书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叙述了一位英国文人在巴黎靠打零工度日,挣扎在生活最底层的潦倒生活;下半部描述了这位文人从巴黎流落回伦敦,生活状况进一步恶化,沦为无业游民并到处颠沛流离的种种经历。书中穿插了主人公的感想和评论,对贫困的真实含义做了深入剖析。

作者简介

  奥威尔(OrwellGeorge,1903,印度孟加拉蒙蒂哈里~1950-01-21,伦敦)英国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以小说《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年》著名。奥威尔原名埃里克-阿瑟-布莱尔。他的第一部小说《巴黎伦敦落魄记》署名乔冶-奥威尔(此姓源于东英吉利亚美丽的奥威尔河)。

  奥威尔出生在印度孟加拉,父亲是英帝国在印度的小文职官员,母亲为法国血统,是在缅甸的一个营业不佳的柚木商人的女儿。奥威尔在贫穷、而又自视高人一等的生活环境中长大。1922年担任印度皇家警察的助理地区警监。由于认识到英帝国的统治违反缅甸人民的意愿感到内疚,于1927年离开缅甸,次年1月1日辞职。后以这段经历为素材,写小说《缅甸岁月(1934)和自传体散文《猎象记》及《绞刑》,种族与阶级的差别使他无法与缅甸人生活在一起,他回英后为了赎罪,穿上褴褛的衣服到伦敦东部和巴黎的贫民窟同工人、乞丐和洗碟工生活在一起,与英国流浪汉一起流浪,与贫民去肯特的日野里收摘蛇麻草。根据这些经验,他写了《巴黎伦敦落魄记》(1933)。对帝国主义的反感不仅使奥威尔放弃资产阶级的生活,而且使他重新确定自己的政治态度。从缅甸回国后,他立即宣称自己是无政府主义者;但到30年代,他开始认为自己是社会主义者。他的第一部社会主义著作是《通向威根码头之路》(1937),在书的结尾处尖锐地批评了当时的社会主义运动。

  1936年去西班牙报道内战,并留下来参加共和军方面的民兵,后升任少尉。在特鲁埃尔咽喉受了重伤,后因反对共产党镇压政治反对派的作法,1937年5月逃离西班牙。次年写了《向卡塔洛尼亚致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先后在英国广播公司印度部和工党左翼《论坛报》工作,成为多产的新闻记者与文艺评论作家。1944年写成政治寓言小说《动物庄园》,1945年出版后获得名声和优厚的收入。最后一部讽刺小说《一九八四年》(1949)的发表,使他更为出名,其中描写了一个过分集权的社会如何歪曲真相和不断地改写历史。他因肺病于1950年1月死于伦敦一家医院。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7 22:50 , Processed in 2.527821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