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过期活动] 一个小女孩的回忆

 关闭 [复制链接]

灰铜v1_01绿金v1_01灰金v1_01绿银v1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08: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lacier8016 于 2013-9-30 09:02 编辑

一、小学篇
        认识他的那一年,她十一周岁,他也是,比她大五个月而已。
        认识的时候应该是个春天,也许是阳历四月吧,下半学期刚开学一个来月。但她怎么也回想不起来第一次是什么印象了,时间太就远了,久远地一切都有点模糊,就像有一层迷雾遮住了。姑且就当是一个普普通通、黑黑瘦瘦的小男孩吧,嗯,是这样的,她点点头。
        她十一岁才上小学四年级,而他已经上初一的下半学期了,她不禁腹诽:论阴历还是同一年的人,上学早一年晚一年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认识的原因很简单,她的母亲与他的父亲调到同一所小学执教,学校里有教师宿舍,她跟着妈妈,他跟着爸爸,小学校就屁大点地方,抬头不见低头见,想不认识也难。
        小学实在泛善可陈,起床、早自习、早饭、上午课、午饭、下午课、晚饭、玩耍、睡觉。她不禁想:还好我还没上初中,不用上晚自习,哈哈,那个谁谁真可怜!然后笑得有点恶形恶相。
        她小学,他初中,两者的交集其实并不多。周末放学(周六上半天,周日不上),各回各家。两人的家离小学校都有五六里远。“他家好像还种地呢,听说用镰刀割麦子还有钻进玉米地掰玉米最累人了。还好,我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家里也不种地”,她觉得回忆上方的迷雾好像淡了那么一点点,“不过后来他也不回去了,好像家里的地给了别人,全家都搬来小学校了。”
        两人于是有了一点点交集,有时周末妈妈很晚回家或者有时干脆不回家,小学里的几个年龄差不多的教师子弟,就一起玩,大多数时候是一起打扑克,也玩一起其它小孩子的游戏,丢沙包,踢毽子神马的。普普通通,平平淡淡,十一二岁的孩子,除了玩还是玩,玩了一年多,两人的交集出现了一个重大转折。
        此时,她小学五年级,马上小升初。他初二下学期,马上放暑假。因为他家庭的一件事情还有一些其它因素,他父亲命令他立马放弃初中,回到小学五年级重新准备升初。他与他成了同班同学。
        那是一九九二年的五月,她歪着头想了想。
        她到现在还记得他第一次迈入他们教室的样子,踱着方步,努力装成小大人的模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她看见他脸都红了,她还看见了他进教室第一眼就看见了她。
        虽然以前经常一起玩,她发现自己还是太不解这家伙了:太调皮了,简直就是集所有男孩子的调皮之大成者!在同学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捉弄了她无数次:往衣服上扔鬼葛针,往头发上扔苍耳,扯马尾辫,在黑板上写她名字的搞笑谐音字,扔粉笔头,玩游戏时更是捉弄了无数次。她不禁拍拍胸口:幸好他在最后一排,我在前排,要不然还不得被捉弄至崩溃啊……
        两个月后,升学考试如约而来,然后是放暑假。期间,她随妈妈来过学校几次,依旧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打扑克,玩游戏。        
        童真,不识绮罗香。

二、初中篇
        她升入了全县最好的初中,还有几个小伙伴也一起升进来了。
        他因为家里经济条件问题,还是进入原来上了一半的初中,也有几个教师子弟和他一起,包括她最好的“闺蜜”。
        离开了家,离开了最亲的妈妈,开始独自生活:自己打饭,自己买饭票,自己洗衣服,自己外出购物,自己打开水,月底自己回家,她只是一个娇娇柔柔十二岁的小女孩啊,而且学习也跟不上,妈妈又抱有很大的期望,压力真的很大,她哭过无数次,她很想念远方的小伙伴。
        哭了半年,终于学会慢慢适应了一个人的生活,也有了新的朋友,生活开始丰富多彩起来。嗯,身边也开始有小男生开始打转了。
        他的消息,还时不时能听到,有时从妈妈嘴里,有时从闺蜜的信里。他还是很调皮,不过比小学要收敛了许多。他学习成绩很好,每个学期都是全年级第一。
        初中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小学校盖了新的教师家属院,他和她成了邻居,一墙之隔,但是她妈妈一般还是会老家住,家属院很少去。
        也不知从哪一年开始,年前同学之间流行送贺卡,她从学校寄了几张给远方的小伙伴,他与闺蜜都回寄了。
        初一暑假结束,她学校的初二还没开学,他的初二因为是农村早开始半个月(农村是有秋假的,掰玉米种小麦),妈妈让她在他们这里一起先上半个月。于是,她与他又做了半个月的同班同学。
        她发现他真的变了许多,没那么调皮了,最起码不捉弄她了,但依然爽朗。放学一起走回小学校家属院的时候,她、他、闺蜜会一路说说笑笑。
        初中三年发生了许多许多事,认识了许多许多人,但与他无关。
        初中期间和他有关的事基本上就没了,哦对了,还有一次,有一年的寒假,她和闺蜜一起去小学校找他玩,三个人在操场上荡秋千,他们的笑声随着秋千飘到了院墙外……

三、高中篇
        时间很快啊,眨眼间初中过去了,她升入了全县最好的高中,他也是。
        她数学不好,分到了文科班,他中考时数学全县第二名,分到了理科班。
        于是,经常会碰到,打声招呼,笑一笑,也很平淡。
        不平淡的事情也有,刚开学也就半个月的时候,发生了一次地震,5.2级,教学楼晃得还很厉害,大家纷纷跑出来,最后学校放了一周的假。
        地震后两个月,最不平淡的事来了:他给她写了第一封信,嗯,也就是传说中的情书。这一年,他们十六岁。
        写的很平淡,写了他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写了喜欢她。
        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她还小,她没想过这些。她有些恨他,为什么要这么早就说这些?为什么不留给她更多的时间与空间?
        她想了很久,最终还是回信了,说了自己的从小到大的经历,让他好好学习,说了妈妈对她的期望,最后说的话大概是“……是你的终归是你的,不属于你的无路如何也得不到”之类的,她想着,好像是的。
        她终于又知道了他的一个特质:执着。自写信以后,他对她算是彻底的疯狂了,只有有机会就会看她,也不纠缠,也不过来说话,只是远远的看着,那眼中的火焰足以让她害怕。路上,操场上,食堂里,随时都能感到他的目光,她有点儿窒息的感觉……
        他还是经常写信,信的内容多彩多姿,有时是闲聊,有时是说喜欢,有时讨论一些事,有时是写诗。信中跳跃的那是火焰啊,她想。他追的急了,她就回一封。
        浑浑噩噩就这样三年,她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她是喜欢他的,但是还没上升到爱的程度。而他的狂热,却让她有些害怕。
        高考结束后,她成绩很差,他能考个大专,父母们很失望,两人双双进入复习班。两人很长时间不再说话。
        有一件事,她与他从未断过,就是写贺年卡,这一年的冬天,他还是忍不住终于给她写贺卡了,亲手接到他递过贺卡瞬间的,看着他不带杂质的笑容,她心里绷着的一根弦,有点儿放松。
        记不清哪个时间了,他约她到县城的小公园,她去了,两人一边闲逛一边聊天,然后他骑着她的自行车带着她。
        高考前两三个月,他为她打了一次架,几个人把与她关系比较好的一个男生打了。他几乎被开除,她一夜未睡,想了很多很多……
        因为打架事件,她与他都出名了,其实俩人本来就很出名的:她长的漂亮,初中时就是几朵金花之一,高中同样;而他篮球打的好、打的疯狂,在学校也有一帮小哥们,不主动惹事也没别人敢惹他们那种。
        她的心很乱,这种心境一直持续到高考结束。
        高考结果出来,她成绩很差,专科线勉强。他成绩不错,211大学分数线。
        他问了她的报考志愿,她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的成绩能考到哪里。他说他的志愿是外省,一定离开本地,不喜欢江南,不喜欢太偏远的省市。
        最终,她进入了本市的一个师专。他考进了黄河地区某省的不算好的211大学。
        放假期间,两人又见过一次,他在家里举行谢师宴,因为本身是教师子弟嘛,去了很多老师。他单独请了一桌他的朋友们,她也去了。他的朋友她大多数都认识,最后他把她送回家,路上说了很多,也什么都没说。        

四、大学篇
        上了大学,两人很长时间没联系。
        直到有一天,她已经记不清了,他们又开始写信了。
        又有一天,他在宿舍里给她打了电话,她清楚的记得,当时她就在电话里尖叫了……
        她发现他变了很多很多,其实他一直在变,她没发觉而已。当年那个调皮、开朗、爱笑又有些腼腆的小男孩,从高中开始慢慢变的阴郁、偏执,她不知道为什么又好像有点儿知道,有些怅然。
        大二放暑假吧,他从学校回家的时候到她学校,想和她一起回。她没答应。
        之后因为一件事,他与她闹翻了,大学期间再也没有联系。

五、工作篇
        她毕业了,工作单位就是她曾经呆过半个月的初中,也就是他上过的那所初中。
        工作两年后的某一天,时间的隧道进入二零零四年,他给她发短信联系了,他也回到了本省的外地市参加工作一年了。
        这一年的十月一,两人见了一次,很短的十几分钟。
        回单位后他发短信问:你结婚或者订婚了吗?
        她说:订婚了,明年的日子。
        很长很长时间后,他又发过来:那么,我们再见吧。
        很长很长时间后,她说:再见……
        自此,终生未再见。

六、篇外篇
        这只是一篇故事,不是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5 18:23 , Processed in 1.770085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