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中国鸦片史》解构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巨变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管理员 - 管理勋章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

 成长值: 34380

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3-28 0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鸦片史》    [法]包利威 袁俊生    中国画报出版社

  近日中国画报出版社推出了“中画史鉴”系列的最新力作——法国著名鸦片史研究学者包利威代表作品《中国鸦片史》。作者包利威从中西方有关鸦片史研究的海量史料出发,以小鸦片窥大中国,解构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巨变。

  在西方人的想象当中,鸦片与中国文化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而中国人则把鸦片看作是“外来”的毒品,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象征。在19世纪里,中国连续两次遭受鸦片战争的侵害。1750年,英国不法商贩将印度鸦片大量走私到中国;1950年,新中国彻底铲除了鸦片。在这短短两百年间,鸦片给中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包利威1998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专攻中国史。1998-2000年在广州中山大学教法语。返法后,从师法国汉学家安克强教授,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3月获得博士学位,此时已将研究方向定位于旧中国广州地区的鸦片史。此后,前往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返回法国后,分别在巴黎第七大学、巴黎第八大学、奥帕尔海岸大学任教。2010年,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讲座教授。从2015年起,任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在攻读博士学位时,包利威将研究方向放在鸦片史上,先后发表了三部研究专著:《一种垂危的毒品史:1906-1936年间广州的鸦片》、《中国鸦片史》、《从鸦片战争至当下的中国》。另外他还用中文发表了多篇有关鸦片的研究论述。

《中国鸦片史》插图

  《中国鸦片史》打破了历史文化的偏见,颠覆了许多被人广为采纳的观点。包利威客观描述了鸦片在中国的全景:种植与制作、内政与外交,政治经济与社会、烟民与烟馆,深入地探究了鸦片渗透到中国社会的种种原因以及在中国的复杂演变。作者透过鸦片,勾画出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为读者带来一部浓缩的现代世界史。

  另外此次出版的《中国鸦片史》增加了近百幅全景插图,全部采用四色印刷,以求真实还原历史面貌。作者包利威还专门为中国读者撰写了中文版序,讲述了本书的写作出版背景、内容宗旨,让读者对《中国鸦片史》能够有一个更加深入地了解与认识。

  正如汉学专家卜正民在推荐序所写:“鸦片在中国的历史是如此恢宏,如此波澜壮阔,它为各种各样骇人听闻的叙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公众回想起旧时代卑鄙的罪恶,回想起可怕的堕落行为……鸦片实实在在所带给我们的,恰好是让我们得以勾勒出一部浓缩的现代世界史,包利威正是通过这部鸦片在中国的编年史,倾心将一部浓缩的世界史奉献给读者。”

  内容简介

  ⦁法国著名鸦片史研究学者包利威作品

  ⦁客观深入地探究鸦片在中国的复杂演变

  ⦁打破历史文化偏见,以小鸦片窥大中国

  ⦁专为中国读者撰写中文版序

  ⦁国际知名汉学家卜正民倾力推荐

  ⦁近百幅全景插图,四色印刷,历史记忆真实呈现

  在西方人的想象当中,鸦片与中国文化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而中国人则把鸦片看作是“外来”的毒品,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象征,在19世纪里,中国连续两次遭受鸦片战争的侵害。

  1750年,英国不法商贩将印度鸦片大量走私到中国,1950年,新中国彻底铲除了鸦片,在这两百年间,鸦片给中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这部扣人心弦的出色论著打破历史文化的偏见,颠覆了许多被人广为采纳的观点。作者客观描述了鸦片在中国的全景:种植与制作、内政与外交,政治经济与社会、烟民与烟馆,深入地探究了鸦片渗透到中国社会的种种原因以及在中国的复杂演变。作者透过鸦片,勾画出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为读者带来一部浓缩的现代世界史。

  作者简介

  包利威,1998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专攻中国史。1998-2000年在广州中山大学教法语。返法后,从师法国汉学家安克强教授,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3月获得博士学位,此时已将研究方向定位于旧中国广州地区的鸦片史。此后,前往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返回法国后,分别在巴黎第七大学、巴黎第八大学、奥帕尔海岸大学任教。2010年,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讲座教授。从2015年起,任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在攻读博士学位时,包利威将研究方向放在鸦片史上,此后他先后发表了三部研究专著:《一种垂危的毒品史:1906-1936年间广州的鸦片》,《中国鸦片史》,《从鸦片战争至当下的中国》。此外他还用中文发表了多篇有关鸦片的研究论述。

  译者:

  袁俊生,1978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并留校任教。1979-1984年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工作,现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任副教授。主要译著有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合译),中短篇小说《唬——小黑猫成长记》《说烦了爱》《风月趣谈》《前世今生》《磨坊信札》;人物传记《卡萨诺瓦传奇》《永远的小王子》《齐达内传》《布勒东传》《阿拉贡传》《兰波传》《马塞尔·杜尚传》;文学理论著作《超现实主义宣言》;科普读物《孤独的真相》以及园艺文学作品《催情植物传奇》等。

  媒体/名人评论

  鸦片在中国的历史是如此恢宏,如此波澜壮阔,它为各种各样骇人听闻的叙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公众回想起旧时代卑鄙的罪恶,回想起可怕的堕落行为……鸦片实实在在所带给我们的,恰好是让我们得以勾勒出一部浓缩的现代世界史。——[加拿大]卜正民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4 23:19 , Processed in 1.670425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