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蜂房》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管理员 - 管理勋章

 成长值: 34500

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2-19 1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ooldaddy 于 2019-2-19 11:55 编辑


卡米洛·何塞·塞拉《蜂房》

    《蜂房》出版于1951 年,被认为“不仅是塞拉作品中最杰出的一部,而且也是当今西班牙小说中最杰出的一部,是30 年来西班牙出版的最重要的作品”。小说共分6 章和一个尾声。写的是西班牙内战结束不久马德里的下层社会。故事发生在1942 年12 月的短短3 天里:堂娜罗莎的咖啡馆终日营营不息,各类顾客吃喝、间聊,轶事丑闻无所不谈。从咖啡馆到街头,从酒吧到妓院,工人、职员、警察、巡夜人、妓女、同性恋者、小贩、擦鞋匠..数百名各色各样的人物象蜂群一般骚动奔波,饱受着贫困、饥饿、绝望、空虚、失业、情欲等物质和精神上的忻磨。其中有一个青年诗人,叫马丁,因失业而生活无着。他放荡不羁,无所事事,出入于咖啡馆、酒吧,以作诗消遣、自慰,不是因付不出钱被逐出店门,便是因欠帐而受到质问。

  用讨来的钱付帐时还显出一副自命不凡的样子。正当他自我感觉畅快之时,老妓女堂娜马尔戈特在家被人勒死,他被视为杀人犯而受到搜捕。这部小说客观而真实地描写了内战后马德里的社会生活,再现了当时西班牙政局动荡、经济困难、人民痛苦的凄凉现实。正如作者在初版自序里写的那样:“我这本小说没有更多的(当然也不能更少的)希求,它不过是生活的一个片断,既不隐讳什么,也无惊人的悲剧,也不发善心,只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准确地一步一步加以描写。”在写作上,《蜂房》充分表现了塞拉文学创作的鲜明特点:勇于进行新的艺术尝试,追求新的风格、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

  具体地说,主要有这样五点:其一,小说形式打破了传统的线式结构,不为时间和空间所约束。叙述故事采用倒叙、跳叙、闪回、同步等方式,象电影的分镜头那样把人物的活动过程分割开来,于是就形成了多达200 有余的独立小节,构思精心,安排巧妙,被认为是作者全部创作中结构形式最新颖最独特的一部作品。其二,描述中充分运用对话形式,就象放映一部电影,叙述者的叙述或介绍不过是一种过度或画外音。翻开作品就会发现,一对对的人物如同日常生活中一样对话、闲聊、争吵、谈情说爱..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浓厚的、真切的、生动而朴实的生活气息,同时也使人物的喜怒哀乐、苦辣酸甜等种种感受跃然纸上。其三,“集体主角”的巧妙运用。小说虽以咖啡馆女主人堂娜罗莎开头,其间以诗人马丁的故事为主要线索,但他们都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主角。在作者看来,他要写的真正主角不是一两个人,而是成千上万的马德里下层市民。所以他便选取了300 多个人物,作为三教九流、象蜂群一样多的马德里人的代表。这众多的人物极为重要,唯独如此才能广泛而真实地反映象蜂房一般营营不息的、为生存奔波的芸姜众主的痛苦生活。在作者笔下,这浩浩荡荡各色人等性格迥异、血肉丰满、形象鲜明,充分显示了塞拉驾驭语言、刻画人物的深厚功力。其四,时间的高度浓缩。

  小说约合中文二十余万字,人物众多,叙述头绪繁复。而全部故事却仅仅发生在短短的3 天年,即第一天下午、晚上、夜里,第二天上午、下午、晚上,以及三四天后的一个上午。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讲述如此多的人物的如此复杂的故事,作者如何绞尽脑汁地进行构思、安排,做到杂而不乱,多而不散,是可想而知的。其五,客观如实的描述。这正如作者在初版序言中所说的。

  整个小说他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一步一步准确加以描写的。”他对生活既不粉饰也不夸大,因为“企图用文学的疯狂面具来掩饰生活,是一种欺骗。”所以,《蜂房》不过是日常、粗暴、亲切而痛苦的现实的真实反映。

  无论叙事写人,状物绘景,作者总是客观地不加评论地叙述,给人一种生活就是这样的真情实感。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6 14:40 , Processed in 2.020276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