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国学名著] 《香水》(全本)作者:帕特里克·聚斯金德【TXT】

[复制链接]

 成长值: 64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3-4 1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香水》是德国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创作的一部小说,于1985年出版,它构思奇特,寓意深刻,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德文小说。
  作品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8世纪巴黎的故事,主人公格雷诺耶生在巴黎的一个臭鱼摊子,但天生对香水有着匪夷所思的辨别能力,为了制作香水,他杀害了二十六名少女,以摄取其香味。
  小说《香水》没有浩瀚的篇幅,它的结构严谨,共分四章,五十一节,段落分明,叙述清楚。
  小说一开始就开门见山。
  聚斯金德在三言两语后,立即点出了要为气味王国的天才怪杰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立传的意图。
  随后,作家花费点笔墨交代了十八世纪世界上最臭的城市巴黎,立即把本书的主人公“请”了出来——他于一七三八年七月十七日这年最炎热的一天生在巴黎最臭的市区内一个臭鱼摊旁的宰鱼台下。
  接着,作家描述了格雷诺耶一系列的人生经历:婴幼儿时期举目无亲;八岁起被加拉尔夫人卖给制革匠格里马并在那里像牛马一样干活;第一次杀害一名少女并摄取其香味;为香水制造商巴尔迪尼重振香水业,徒步到南方去,在荒山里穴居七年;在蒙彼利埃的经历;在生产香水的名城格拉斯当伙计,其间杀害了二十五名少女,取得她们的香味制作香水;一七六六年被判处死刑却又死里逃生;一七六七年六月二十五日晨这一天又是这年最热的一天返回巴黎时被人分尸吃掉。
  格雷诺耶在短暂的一生中生活方面没有什么欲望,他唯一的追求是掌握生产香水的技术,使自己成为香水之王。
  他依靠自己的特异嗅觉,勤奋工作,终于如愿以偿。
  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他的特异功能只能为资本家所利用。
  他并未发财致富,而敛财致富的却是资本家。
  小说《香水》通过格雷诺耶为格里马、巴尔迪尼、阿尔努菲寡妇卖命,反映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极端残酷性。
  格雷诺耶一生寂寞、孤独,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只知拼命劳动以求生存,这恰恰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和竞争关系。
  小说通常离不开男女之间的爱情,《香水》则没有描写这种爱情,而是写了主人公格雷诺耶对气味、香味的爱,因而在题材方面独辟了一条蹊径。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
  正因为题材新颖,作家义像写史书一样地处理题材,因而给人以真实感。
  在创作手法上,《香水》没有像现代派小说那样标新立异。
   《香水》的成功绝不是传统手法在文学上的回光返照,而是传统手法表现力的再一次显示。
  这部小说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意义正是创作手法上的推陈出新。
  对于天才怪杰格雷诺耶,作家虽然着力于鞭挞,因而使用了不少讽刺的语汇,但在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不自觉的同情。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7 15:48 , Processed in 0.877203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