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一句顶一万句》(全本)作者:刘震云【TXT】

[复制链接]

玄铁会员 - 等级≥主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1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品简介:
  一句胜过千年
  本书是刘震云酝酿创作了三年的小说。也是他迄今最成熟最大气的作品。
  小说的叙事风格类似明清的野稗日记,语句洗练,情节简洁,叙事直接,有汪曾祺和孙犁等前辈作家遗风。因而本书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构成言说的艺术,都能拧出作家的汗水。更为重要的是 ,作家唯有用此语言,才有对应和表现作品的内涵:与神对话的西方文化和人类生态,因为神的无处不在而愉悦自在。人与人之间虽说来往不多,但并不孤独;与人对话的中国文化和浮生百姓,却因为 极端注重现实和儒家传统,由于其社群、地位和利益的不同,由于其人心难测和诚信缺失,能够说贴心话、温暖灵魂的朋友并不多,反倒生活在千年的孤独当中。
  这样的孤独体验每个国人都有;这样平视百姓、体恤灵魂、为苍生而歌的小说自五四以来却是第一部。
  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的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建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的上话” 的朋友,走向延津。一出一走,延宕百年。小说中所有的情节关系和人物结构,所有的社群组织和家庭和谐,乃至于性欲爱情,都和人与人能不能对上话,对的话能不能触及心灵、提供温暖、化解冲突 、激发情欲有关。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随形地产生了。
  由此,我们忽然发现,中国人为什么活得这么累。
  这种累,犹如漫漫长夜,磨砺着我们的神经祖祖辈辈。
  为了摆脱这种孤独和累,书中的人们努力制造着声响和热闹。于是喊丧,便成了书中主人公杨百顺崇拜的职业。与戏子手谈,成了县长的私宠。但这无法改变本书人物的命运。就像今天,我们的民 族还在继续为此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价一样。不管你导演了多大的场面,也不管你举行了多少个庆典。因此,阅读本书是沉重和痛苦的,它使我们在《论语》和《圣经》之间徜徉,在与神对话还是与人 对话的千年思考中徘徊……
  当然,阅读本书也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执着和顽强。为了在精神上有所依托和慰籍,人们义无反顾地追逐“一句顶一万句”的身影,很像祖辈弯曲的脊背和那一大片脊背组成的苍穹。

  作者简介:
  刘震云,男,1958年生于河南省延津县。197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来到茫茫戈壁滩。1978年复员回家乡当中学教员,同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分配到《农民日报》社工作并开始 文学创作,1987年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短篇小说《塔铺》,引起文坛注目,后又连续发表《新兵连》、《头人》、《单位》、《官场》、《一地鸡毛》、《官人》、《温故一九四二》等描写城市社会 的“单位系列”和干部生活的“官场系列”,引起强烈反响。1989年考取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现为《农民日报》社记者、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青联委员、一级作家。着有长篇小说《 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四卷)、《一腔废话》等,作品集《刘震云文集》(四卷)、《刘震云》等,中短篇小说《新兵连》、《单位》、《一地鸡毛》、《温故一九 四二》等作品共四百多万字,作品多次获奖、被评介、改编和翻译。
  刘震云创作定位于平民立场,将目光集中于历史、权力和民生问题,但又不失于简洁直接的白描手法,其作品一以贯之的精神是对小人物或底层人的生存境遇和生活态度的刻画,对人情世故有超人 的洞察力,用冷静客观的叙事笔调书写无聊乏味的日常生活来反讽日常权力关系。八十年代中期曾与池莉、方方等一同被称为“新写实主义”作家。同时刘震云的小说一向以藏而不露的幽默形态出现, “刘氏幽默”以其个性十足的语言风格,看似信手拈来的笔法,道出了丰富的生活哲理。
  刘震云又是一位鲁迅式的作家,一位鲁迅式的痛苦者和精神探索者。刘震云能悟,除了悟出别人从来不去悟甚至也懒得悟的事情,还能悟他自己,由他悟过的东西就只属于他了——既有滋味也有哲 理。刘震云的小说展示了中国人的奴性、叙事阴暗而又冷漠,阴暗得有点玩世不恭,冷漠得有点自虐和变态。刘震云的小说透出强烈的糜烂气息,似乎是屠场的腐臭,又似乎比这更广阔深远。这种腐臭 弥漫了每一寸空间,读者打开小说就会扑鼻而来,扑面而来。
  刘震云习惯用“拧巴”来形容自己的作品和创作状态,他一直用自己的笔思考着社会和人生,翻过一个又一个的“思想高地”。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俺下过您的E书了,谢谢啦 。。。查看更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5 04:33 , Processed in 2.733037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