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陈冲《小厂来了个大学生》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147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铜v3_04紫铜v2_03灰铜v3_01紫金v1_04紫银v1_02绿金v3_05紫铜v1_05灰金v1_05蓝铜v1_05蓝银v1_05绿金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灰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4-9 0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概要
  杜萌是一个工科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他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自愿要求到一个中等城市的基层企业去工作,认为这样才可能学而致用,实现自己的价值。为此,与他恋爱的女友(他的同班同学)孙颖跟他闹翻,孙颖宁愿在学校食堂做管理员,也不肯放弃大城市,并认为在中国,工厂需要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那种时代还远未到来。杜萌虽然不同意孙颖的观点和追求,内心却依然珍视他们之间的友情。并兴致勃勃地来到了这座陌生的中等城市。
  出乎他的意料,从组干科到轻工局领导,几经努力却无法把他分配下去,各厂都不想要这个大学生,并认为他是上面甩下的一个包袱。直至局长在局调度会上大光其火,杜萌才被永红服装厂女厂长路明艳收留。路明艳不仅果断地要了他,还慷慨地将自己的办公桌让给他用。这使杜萌大为感动,决心以“士为知已者死”的精神为永红服装厂竭尽全力作出贡献。然而,杜萌到厂好几天了,厂长仍未分配任何具体工作给他做,“先熟悉熟悉情况”不过是路明艳的推诿之辞。她内心并未认为杜萌对她的工厂有什么好处,她之所以果断要他,乃另有所图:一为局领导解除尴尬,二为自己挣名--让领导和全局上下认为她是一个重视人才、重视科学、重视管理的厂长。由此,在当今强调专业知识、重视学历的大气候下,她也可将杜萌作为夸口的依据。
  路明艳是蹬机子的(缝纫工)出身,文化水平低,乍看很死板,与一般工人并无二致。但她性格中却有许多普遍女工没有的坚韧、强悍、精明。她将心腹安插在车间、科室等各级重要部门,因此管理这二百多人的厂子是游刃有余。对杜萌,她也有考虑:将其介绍给自己最可靠的心腹、供销科业务员崔洁的妹妹。杜萌进厂月余,发现这个工厂管理混乱,工作量安排不合理,工人处于高度疲劳的状态中,随时都可能出问题,而整个厂子的运行,完全是在一种小生产的、宗法式的管理机制上维持着。
  杜萌绞尽脑汁、极其认真地写了一份调查报告,通过大量具体事实指出工厂潜伏的危机,以科学理论为依据,陈述科学管理的种种设想。路明艳接过这叠厚厚的纸,很不经意地将它塞进口袋。缝纫车间一个小组出了件“弄虚作假”事件,厂长指示杜萌进行调查核实。原来这个组有个叫诸葛云裳的漂亮女工, 平常手脚麻利、效率极高;而同组的一个姓聂的女工,身体极差,反应迟钝, 家庭负担相当重,又经常完不成定额任务,身心交瘁。诸葛云裳便时不时地将自己超额完成的部分归到聂姓女工的名下。杜萌非但没有完全如实地将调查结果报告路厂长,反而劝厂长放弃对此类“弄虚作假”事件的追究。工人们每天工作 11 个小时,像一台台磨损厉害的机器,飞快地运转着。每天深夜,工厂外面都守候着一大群男人--他们除了承揽家务,还得来接自己的妻子。时间一长,便怨声载道。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厂长的苦衷:为了让工人有活干,全靠崔洁辛苦奔波于省城,从外贸局弄来加工出口商品的合同-- 在这里,只有外贸商品才能挣钱,供销才有保障,工人们似乎全不理会这一切,最委屈的莫过于吃苦耐劳的崔洁。
  就在这批外贸商品打包装车之时,杜萌发现了一个重大疵漏:货箱上“中国制造”的英文字母写错了。这一事故非同小可,交货期限迫近,路明艳火速求援于省外贸局。哪知杜萌心无城府, 一心查找责任所在,得罪了省上来人,使永红厂落个合同撤销、全面停产的下场。工人们趁机迟到早退、溜逛聊天,气得路明艳要抓典型狠狠整治。就在这紧要关头,又靠崔洁四处活动,奇迹般地弄来一份对某国出口猎装的合同!又经她一番努力,第一批布料和辅料难以置信地很快到厂,这才使永红厂绝处逢生,转危为安。而崔洁,完成这一切任务以后,早以积劳成疾、被送进了医院。路明艳望着崔洁消瘦、憔悴的病容,心里一千遍地叹息:这样一个全心全意的好同志至今还未能入党,是自己的责任未尽啊!这场风波之后,路明艳更加感到杜萌是块晃眼的招牌,除了得罪人,决不会给自己带来好处。杜萌也在反省:厂子出现危机,证明自己的意见确有道理,但他自己对厂子的前途却无能为力;他佩服路厂长、崔洁的能力,但她们所依靠的, 并不是科学的企业管理与销售理论??正在他满怀希望地等待领导研究他的意见书时,厂长却将他退回局里。正当他为自己的破抹布处境痛心疾首时,那个漂亮的缝纫女工诸葛云裳给了他一顿鼓励的责备。杜萌当即敲开局长办公室的门,为自己的存在据理力争,终于使局长动心,约他明天去谈。杜萌在绝望中又感到某种振奋、并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找诸葛云裳聊一聊心里的话??
  作品鉴赏
  尽管这篇小说在人物描绘、情节设置等方面存在着过于外露的作者主观意志,使作品有概念化的弊病,但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典型性与主要人物性格的典型表现,却使这篇小说在整体上具有相当的艺术魅力。作品开头那段对缝纫车间工作场景的描绘,非常精彩,杜萌手执介绍信、推开了车间的大门,刚才还轰响着的一片急促、杂乱的哒哒声,倏然消失,“与此同时,在他眼前出现了一个极其壮观的景象。第一个刹那,他看到的是一片黑色”??“没容他去分辨那都是些什么样的头发--灰黑的还是乌黑的,暗淡的还是光泽的,烫过的还是直溜的,那黑色一阵翻动,变成了一片白色。于是在第二个瞬间、他看到了女工们的脸。然而,又没容他去分辨那都是些什么样的脸--胖的还是瘦的,有皱纹的还是红润的,平庸的还是俊俏的,他仓惶地发现,正有无数道黑色的光束,乱箭般向他射来。”这个细节抓取得非常准确,作者用生动的,简劲的文字加以描绘,将这个噪杂、单调、清一色女工的车间对新来闯进的大学生的反应,传神地表现了出来,由此可见作者对这类场景的经验和熟悉程度,以及作者驾驭语言的灵活度。
  路明艳是这篇小说中性格刻画最丰满的形象。她是女工出身,曾任厂长,仍经常亲临生产第一线。当杜萌找到她时,她正坐在车间的一张大案子前摘线头,跟身边的女工毫无区别。诸葛云裳帮杜萌找她时那扯着嗓子“路师傅” 的大声呼喊以及“我们这厂长,眼睛尖、耳朵背”的评价,都使人感到路明艳本质的朴素。然而她与工人的关系却并不融洽,她像“工头”一样地监督着周围的工人,眼中只有效率、工作量,而没有“人”。作者遵循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深刻地将这个女厂长呈现在读者面前。她的朴实、刻苦及强烈的责任感,使人对她产生敬意。她的整个身心,都扑在了工厂的生存上。生气、吵架、找门路,都是为了工厂的前途;安插亲信、整治“调皮捣蛋”的工人,也并非为了自己的私利;她在局领导面前的迎合、表现,也丝毫不带野心或卑鄙的想法,她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一种简单朴素的想法下自然进行的,而她的自以为狡黠,却更增添了这个人物的朴实与单纯,令人感到可笑又可爱。整个小说都将视点放在永红服装厂的车间内,一般来说人物的语言和行为方式的单纯,人物形象不易得到全面、深刻的展示,但这篇小说在刻画路明艳的性格时,却因细节抓取得典型而使人物栩栩如生。路明艳视厂为家的个性使作者得以在有限的情节场景中表现她的性格,她对壮萌的反复提醒(他是她要来的),是暗示他要对她忠诚:将杜萌写好的意见书三折两叠放进口袋,活现出这位文化水平低的厂长对自己一贯的管理方式的自信与对科学管理方法的漠然;对诸葛云裳“不安分”的呵斥使人感到她的专横与冷漠--厂长的身分与其对责任的理解,使这个本质朴素而不缺乏善良的女人多少有些异化。她的价值观念决定了她的感情方式--她将厂子视为“自己的”,管理工人宛如监督劳动,这就无意之中将她自己置于了工人的对立面; 而由于她不存贪污牟利之私心,因此更加认为自己的正确,除了心腹,她不信任任何“外人”。她的善良只有在心腹面前才能充分表现,而这种善良又是带着十分浓厚的小生产者意识。
  这个人物身上有许多愚昧和可笑的弱点, 然而作者没有用嘲笑的眼光去看她,却以极其客观、公正的态度向读者展示我们这个新旧交替时代一个真实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路明艳形象的成功在于作者丰富的工厂生活经验,在于他对生活的关注与热爱。与路明艳形象相反,杜萌这个主人公在小说中刻画得不算成功,他的经历、处理是真实的,也具有典型性,但他的性格却是模糊的、偏平的。他在特定场合下的独特感受,作者把握得不深刻、不准确,因而很多时候,对杜萌的描写让人感到并非必要。例如他与诸葛云裳的关系,令人感到缺少内涵;他被永红厂退回后的内心揭示,也显得不够真实。作者在小说的叙事情节中穿插的一段:“杜萌致孙颖的第××封信”,可能是作者为进一步揭示人物内心、为作品情节补充背景、扩张容量而作的一种尝试,这个形式是可取的,但它们在作品中并未起到很大的作用,因而有多余之谦。这也暴露了作者对不熟悉的人物、不熟悉的生活缺乏把握的不足。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3 23:23 , Processed in 2.708566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