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音乐分享] 【转】【歌评】--墨宝--《家乡》

[复制链接]

玄铁会员 - 等级≥主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10 2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家乡
作曲/编曲/和声编配/混音:丢子
作词/演唱/和声:Finale
古筝演奏:猛虎蔷薇
二胡演奏:河图
不知道这些年 他们唱了又唱
唱的是什么歌 响在心上
只知道那美丽 胜过一切诗行
像黑暗荒野 有一盏灯点亮
我会记得它 直到白发苍苍
记得它的旋律 温柔又哀伤
深夜里听到它 总会想起时光
天空中来的风 路过多少地方
看过多少美景 多少忧伤
来来去去的人 都会变成过往
只有那支歌 永远不被遗忘
我会记得它 直到白发苍苍
记得它的尾音 沙哑又绵长
在多少深夜里 温暖我的脸庞
后来谁哭了 大雨落在远方
问为什么 回去的路那么长
去吧 用力推开窗
看 满天的月光
回想那一支歌怎么唱
有一个声音 枯萎了还芬芳
许多梦 在心底珍藏
茫茫人海中 多少次回头望
找自己 少年的模样
他们流着泪 拍着手轻轻唱
小时候 旧了的月光
柳叶绿 荷花香 最美丽的家乡
我会记得它 直到白发苍苍
那旋律 温柔又哀伤
柳叶绿 荷花香 最美丽的家乡
轻轻唱 那旋律 它温柔又哀伤
     
------------------------------------------------------------------------------------------------------------------------------


词评 墨宝 家乡

遥远的歌


    总是这样形容“很有味道的一首歌”。

    这样的一首歌,初听的时候,你不会惊艳,甚至并无过多印象。而无意中,当它一遍遍流过耳侧,却让人不知不觉地品出酒的醇、茶的香。


    首先印入脑海的是《家乡》轻轻的、清清的调子。或许是整首歌给人的印象,虽然不懂,却觉得丢子这首曲子给人一种大巧若拙、大繁化简的感觉,曲词十分般配。很喜欢背景音乐里那一声声“敲”出来的节奏,和小楼吐字时细微的顿挫很是相谐。伴奏的古筝和二胡,也说明编曲的确足够“古风”吧?希望懂的朋友可以评析解释下。(做乐感测试,程序说某只不是乐感忒差就是记忆力有问题T T)

    扯远了,首先是旋律,会让人在怀着一种平和的心情安静的做自己的事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哼出来。然后才浮现出一把哀婉清透的歌声,不禁恍惚,是谁呢?

    是的,Finale,小楼。你看过《四月》看过《清明记》,听过《如花》听过《寒衣调》,而当你记住风格与以上所有不尽相同的《家乡》,当你记住这样一首歌并再也无法忘却时,你是不是打算喜欢她了呢?

    其实,小楼的歌里,最喜欢的就是《家乡》。


    暗自的认为,《如花》《寒衣调》《倾尽天下》,或者其他的歌,河图可以唱HITA可以唱,或者其他什么人可以唱,然后我们可以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可以说十分秋色各取三分。可是《家乡》只有词作者小楼那种“十分”的心境可以唱,只有那把清亮恬淡略有些哑的嗓音可以诠释,真正诠释“它的尾音沙哑又绵长”。

    《家乡》的词作中小楼暂时舍弃了古意诗情的文字,舍弃了惯常的用典,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朴实真切的感情。她不说“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不说“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只是唱“柳叶绿 荷花香” 。简单贴切的六个字,而这美丽,的确“胜过一切诗行”。

    没有大段的铺陈,没有繁杂的描写,只有一句“最美丽的家乡”。而这举重若轻的一句,恐怕是所有羁旅客、宦游人心底最深处的声音。那些因此而生的,深夜里温暖脸庞的,是泪么?


    总是分辨不清,小楼现在唱着的这首歌,和这些年轻轻的“响在心上”的歌,像兀自地陷入了一个往复的死循环。唱着一支歌去怀念多年前被唱起的遥远的同一支歌,而多年后,现在的这支歌也会被人唱着同一支歌遥远的怀念。怀念遥远的旧梦,遥远的月光,遥远的、不再来的、少年的模样。

    也就是说,总觉得“他们流着泪 拍着手 轻轻唱”的就是旋律“温柔又哀伤”的《家乡》。而这支歌,究竟是流淌在旧时的月光里,由旧时的月光中流淌而来,还是流淌成了旧时的月光?

    听到那句“去吧  用力推开窗”,总会有种豁然的开朗。总是觉得家乡再好,敌不过行万里路,窗前的月色再美,抵不得满天的月光。由是而知那年少时离家的渴望仍在身体里蠢蠢欲动,而那之后,路长迢递,归乡,再也不是那么轻易。


    《家乡》与其说在歌唱家乡,不如说在歌唱乡愁。或许“乡愁”这被敷衍了太多次,沾染了太多文人气息,而显得矫情的两个字也是不贴切的。与这个词语相较,《家乡》要纯粹的多。但是姑且还是先这样说吧。

    在这里没有古诗词中熟悉到腻烦的典型场景和用滥的表达手法,也不像余光中怀恋着的“杏花 春雨 江南”带着粘腻的氤氲水气,小楼的《家乡》有一种以哀伤为底调的明爽。更似那句“乡愁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七节歌词,不仔细听,会觉得这一节与那一节,大同小异无甚变化。可是当你认真去看,会发现与重复副歌的一般歌曲不同,《家乡》的每一节都是各异的。恰到好处的几处更改,再看似随意却恰如其分的抽出某些句子构成最后一节。层层迭唱,而怀念的心情,却是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尽相同的。


    诚然。茫茫人海中回望,来来去去的多少人都已变成过往,只有故乡的故香依旧在心头芬芳。只有那支歌,醇香清远,永远不被遗忘。


注:没错~部分句子直接摘用歌词。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9 02:52 , Processed in 1.277441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