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摄影美图] 血色中,用石头续写民族英雄史诗

[复制链接]

绿铜v3_05绿银v3_05绿金v3_01紫铜v1_05紫银v1_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1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部浸染着仁人志士头颅和鲜血的历史,在太行山大山深处藏着一段民族英雄于谦的秘史,以及于氏后人躲避战乱追杀,隐姓埋名500年垒砌石头村休养生息续写英烈传奇的故事。

河北井陉县于家石头村 洛钊文图

一代悲情英雄,酿成明朝最大冤案

初夏的太行深山绿意葱茏,树木花草繁荣茂盛,一眼望去依然是一种明亮苍茫浑厚的主色调。离石家庄60多公里的井陉县的于家石头村是明朝重臣于谦后人建造的,至今已逾五百多年。

村民建造的于谦纪念馆 洛钊文图

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于谦那首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一代悲情英雄酿成明朝最大冤案,在明英宗复辟后于谦在京城被杀,满门抄斩。有一太监感恩英雄冒死救出他的一个儿子,后来几经辗转,流落到今天的太行深山石头村开山建村立户繁衍后人。

于谦纪念馆里昨非斋主的书法作品 洛钊文图

正是旅游旺季,非著名景点难得的清静让我们可以静下心来追思于谦的悲剧和历史遗存。这一首托物言志诗。于谦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于家石头村古村落 洛钊文图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保卫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血色中,用石头书写民族英雄史诗 洛钊文图

一部用石头抒写的村落史诗

于家村建于明朝成化年间,是一个环山的小村子,小村庄建在一个四面环山,中间不到一平方华里的小盆地里。道路在山脚下,蜿蜒曲折好多圈,终于柳暗花明,看到“于家村”三个大字,“不到村口不见村”果然名不虚传。

血色中,用石头书写民族英雄史诗 洛钊文图

当地老人说,800年前先祖于谦遇害后,其子前往冀晋交界娘子关的南峪村隐居,成化年间因生活所迫,于谦之长孙于有道迁居到于家村。于氏先人靠勤劳的双手,代代开山凿石,辈辈垒房盖屋,建造了规划有序、工艺奇特、粗犷豪放、独具特色的石头村落。500年后的今天,于家村已是河北省知名的石头村旅游区,石楼石阁, 石房石院,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桥石栏随处可见。

血色中,用石头书写民族英雄史诗 洛钊文图

于氏宗祠是一座保存完好的石头四合院,宗祠的大院北面(正房)是祠堂,门首悬挂“僾见忾闻”(音ài jiàn xì wén,寓意仿佛看到先祖的身影听到先祖的叹息)金字匾额。门口两边挂有镌木楹联,上书: 基业远遗祖德恩泽大,藻苹时荐百世水源香。

石头村的于谦纪念馆 洛钊文图

遥想于谦当年以石言志,如今泽被后世,今日于家后人秉先祖遗德,将当年与世隔绝的避难之地,改造成现实的世外桃源,开放的山村。于家村独特的石头文化、淳朴的民风已经成为致富的金钥匙,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许多学生到于家村写生,画的是风景,学到的是品德。

血色中,用石头书写民族英雄史诗 洛钊文图

于家村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都仿佛在沉静中回味着这个村落五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它不仅是一部用石头抒写的村落史诗,更是一部用石头抒写的家族传奇。

血色中,用石头书写民族英雄史诗 洛钊文图

于家村的先人们对建房布局和街道设置都有明确规范,东西为街,南北为巷,不通的谓胡同,全村共有六街七巷十八胡同,总长3700 多米。街宽3米至4米,巷和胡同宽约2米至3米,这些窄窄的街道,地上全为青石铺就。当年从石山开采的石料,主料盖了房屋院落,辅料就成了这些石头街道。石头铺路一是防止雨天道路淤泥粘脚,二是走在这青石板路上可以益寿延年。这些青石大小不等,形状各异,五百载岁月沧桑,人来畜往,每块石头都被磨得细腻光滑,铮铮发亮。

血色中,用石头书写民族英雄史诗 洛钊文图

可以想象于谦的后裔几百年该是如何艰苦创业,开拓生活的。他们用石头搭房垒屋,造石具开荒种田,炊饮餐具全部用石头打凿而成。春风秋雨,世事沧桑,于家人在这里依漫山石头,开一方乡土,繁衍生息,由几户人家,发展到一个石头村落。目前,这个石头村已有1600多口人,繁衍至今24代,村里人95%以上是于姓。村民继承于家先祖民族英雄于谦坚贞不屈的节操,宁愿粉身碎骨,也要在人间留下清白的品格。

石头村的于谦纪念馆 洛钊文图

这里的石头文化令人心醉

走遍中国,石头村不胜枚举。于家石头村和别的地方的石头村有很大的区别在于这里的文化底蕴,也许是书香传家吧,于家很注重文化建设,尚文习武是村里的传统。于家村建有六座戏台,对应着就有六座庙,还有其他的庙宇,私塾、习武堂会。村里有几台戏班子前些年一直坚持演戏。

美院老师在石头村写生 洛钊文图

于谦后裔用朴实坚贞的石头在荒野深山抒写下不朽的生存史诗。于家石头村,穿越岁月沧桑,存活到今天,这是于家后裔代代相传的奋争精神,也是先祖精神风范的遗存。

血色中,用石头书写民族英雄史诗 洛钊文图

500年来,于家人以勤劳的双手开山凿石,就地取材,利用丰富的石头资源,修成梯田、盖成房屋、雕成石器……营造了一个罕见的石头王国。全村一片石头天地,到处可见石头文化。

清凉阁是石头村标志性建筑 洛钊文图

清凉阁是石头村标志性建筑,位于村东头,还没进村就可以看到它。碑记已有42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奇特的三层楼阁,明柱回廊九脊飞檐,气势恢宏,高大威严。下面两层是全石建筑,结构奇特,似塔非塔,石墙石壁,石阶石栏,石门石窗,石榻石龛.....巨石累累,鳞次栉比,长者数米,重者万斤,乃至一块石头一根柱,一块石头一匹梁,一个平台一块石,一块石头一堵墙,工艺粗旷奔放,跌宕起伏,犬牙交错,鬼斧神工,真可谓建筑史上的奇迹,深山古村之明珠。置身其中就像是在石头阵中。

石头村标志性建筑清凉阁 洛钊文图

于家石头村,房屋院落,街道,桥梁,井窖池等等一色青石建筑,一派古村风貌,高低俯仰,层次错落,各抱地势,互不雷同;古庙,古阁,古碑碣,古阁楼等众多文物古迹镶嵌其间;古人类遗址,古兵寨,无底洞等景观环踞四周......真可谓深山藏古秀,瑞石散幽香。人称这里是风水宝地,藏古圣地,农居福地,旅游胜地,名不虚传。难怪有人说这里的石头文化令人心醉,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是中华文化的一块瑰宝。

血色中,用石头书写民族英雄史诗 洛钊文图

于家石头村四面环山,四面有门,俨然一座天然城池。村内农居,依高就低,顺势而建,石头瓦房,石头平房,石头窑洞,组成了一个个石头四合院。原有古碑碣200多块,现尚存禁赌碑,护林碑,村规碑,用水碑等重要古碑碣30多通。村内建有一个50多间房屋的石头博物馆,馆内藏有古石器,古农具,古服饰等展品数百件。

石头村标志性建筑清凉阁 洛钊文图

走马看花看了石头村,追思了民族英雄于谦,粗知了这一段鲜血喷溅凝成的历史。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是一个浸染着仁人志士头颅和鲜血的历史,不仅很多英雄豪杰的故事言犹在耳,还有诸如于谦这等民族英烈诗词歌赋的豪迈名篇流传千古。让我们记住于谦,记住英魂缭绕的历史文化名村——井陉于家石头村。

石头村街巷标志性建筑 洛钊文图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5 21:03 , Processed in 1.636340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