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看不了手机也得带手套 让我讲给你听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灰铜v1_02绿金v1_01灰金v1_04绿铜v3_01紫铜v1_04绿银v3_02绿金v3_01紫银v1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0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到了冬季,手套就成为了人们取暖的必备单品,但是你知道吗?手套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是用来作为吃饭的工具使用的,关于手套的那些事,我们今天说给你来听。

手套以前是“筷子”

手套最早见于公元前六世纪的《荷马史诗》,古希腊人进食时,同印度或中东人一样,是吃抓饭的,不过他们用手抓饭之前,要戴上特制的手套,手套的实用功能和我们中国人使用的筷子功能相同。所以,手套曾是历史上的用餐抓饭工具。

从13世纪起,欧洲的女性开始流行戴手套为装饰。这些手套一般是亚麻布或丝绸质地,可以长达肘部。这期间,男性贵族也流行戴有装饰的手套。

据说,礼服手套历史可追溯到1566年,伊丽莎白一世戴着一双长达半米的金色皮质长手套出席一个典礼,从此掀起了晚装长手套的流行趋势。

先不回溯古罗马壁画上的拳击手套,就是回看16世纪的手套,它们的诞生往往是为了美,而非真正的实用取暖。在绸缎上,绣上各种蝴蝶、花卉,缀上各色蕾丝、荷叶边,极尽奢华,才是那时手套的真正形态。

大概从1920年代开始,独立新女性运动开始,年轻女性们尝试着抛弃传统淑女观念,希望从更为实用服饰中得到解放,但又希望能将各种元素来让自己更加出彩。

一副小小手套成为那些挣扎于传统与新浪潮间的优雅女人们的“试验田”。将手套长度缩短至刚及手腕,裁剪方面融入更多男性化的褶皱元素,颜色也开始融入各种或中性或鲜艳的色选,一脱过往黑白当道的束缚。

从1930年代至1950年代,乃至1960年代初,帽子与手套就是女士们的出门必备。此时,简约大廓形盛行,设计师们又乐于在粉艳色彩上进行各种尝试,这时,手套的纯粹色彩从某种程度上,就平衡了色彩的天马行空感,让女性依然保留着传统淑女的一份优雅、矜持。

从1960年代中期开始,手套一下子就淡出了时尚舞台,独立女人们似乎都要与传统女性形象说永别,这样精致讲究的手套也成为了她们舍弃的一部分,唯有那些重要的礼服搭配时,才能看到她们认为是“做作枷锁”的手套踪迹。

欧洲宗教界接过手套后,改变了它的功能,神职人员戴白手套,表示权威、圣洁和虔诚,仍有某些教派的宗教仪式,必须戴白手套。十九世纪前,白手套的神圣作用扩大到国王发布政令、法官判案都要戴上,欧洲骑士戴上白手套,表示执行神圣公务;摘下手套拿在手中,表示潇洒闲暇。

把手套扔在对方面前,表示挑战决斗;被挑战的骑士拾起手套,宣示应战。不仅西方如此,近百年的中国军阀混战、日军侵略中国等,军官们也戴白手套,成了军人标榜尚武圣战的装饰。而今各国军队仪仗仍戴白手套,就逄赤道上的军人也忍热保持传统。

女人戴手套多为高雅美丽,所以古欧洲有丝绸、丝绒等质地的装饰手套,黑白彩色长短俱全。十九世纪还出现手绘和黑色网织手套,给人以神秘的感观。

明星示范

安妮·海瑟薇着酷黑装扮,戴卡通手套对镜头使劲卖萌。蒂塔-万提斯佩戴黑皮手套,性感无敌。暮光”女星阿什丽复古贵妇高雅白手套。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7 03:25 , Processed in 1.322534 second(s), 5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