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爱情与婚姻之乱弹
[打印本页]
作者:
书剑人生
时间:
2013-1-5 15:46
标题:
爱情与婚姻之乱弹
按:此文谨献给90年前后出生的人
不经意间,我们这一批人也终于到了经历爱情与婚姻的年纪。这个阶段,我们自己或身边的人,有些早已成双成对,享受着爱情的甜蜜;有些依旧形单影只,体味着孤独的寂寞。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喜怒哀乐的变化受到爱情的影响越来越大,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思想被打上了“婚姻”的烙印而逐渐回归现实。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奋力地奔跑,但奇怪的是,理想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与我们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则是房子、车子,以及家庭的背负。
我们整日忙忙碌碌,可是,有多少人曾经认认真真地想过:爱情,一旦融入婚姻,还能维持多久?
人是孤独的,无论在什么时候
倒推历史的年轮,追溯到人类诞生的时候,我试着去寻求一种对孤独的解答。
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刚从类人猿进化成双腿直立行走的人不久,当时生存条件异常严苛,生产力又十分低下,使他们不得不过着群体的生活。他们集体狩猎,集体共食,虽是茹毛饮血,但那时的他们是不存在孤独的,因为他们最大的考验就是如何在自然界中生存。到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使得原本依凭群体生存的人们,分化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存形式。我个人认为,孤独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孕育的。后来,在人们经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兴衰更迭的同时,孤独也经历了萌芽、成长,再到成熟的漫长演化过程。
即使如此,孤独也不能够独立存在,因为它不是一种具象的事物,而是人类本身的一种意识形态。正如同病毒一样,若没有活细胞作为宿主,就无法存在,而孤独的宿主就是人类的思想。人类的文明越先进,孤独就越难以从人类的思想中抽离出去,而就如今的社会发展来看,孤独已不仅仅是牢牢地根植于人类的思想中,更深深地扎进人类的基因中,参与复制与遗传。
解析男人女人的精彩论辩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帖子,内容是男人和女人的辩论,觉得很有意思。
某男发帖抱怨说:“现在的女人太现实,她们的眼里只有房子、车子和钱,根本没有什么纯正的爱情可言。长得漂亮的女人,大多数都选择傍大款或者被包养,无视有潜力的男人,更不愿与没有事业的男人一起去创造幸福生活。”
某女在下面回复说:“哼,男人都是外貌协会的,说到底,就是一个字:色!说我们女人太现实,你们男人也好不到哪去,没房子,没车,没钱,凭什么让漂亮的女人喜欢。在这个年代,谈感情还不如谈物质来得实在。男人,都不如房子靠得住!”
接下来的事态发展可想而知,又有许多男女加入论战,各自说着各自的理由,一时间场面热闹非凡。其实,在我看来,这样的论辩,既辨不出什么真正的对与错,也没有什么真正的大意义,只不过能让男女双方发泄一下,说出各自内心的想法罢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论辩呢?我想,如果要完整而系统地解释这个现象,一定很复杂,但我觉得这个论辩很有趣,所以尝试着从中提取几个观点,加以简单的分析。
观点一:何为美?
有道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本身有两个含义:一是说每个人自身都爱美;二是说人人都喜欢美好的事物。当然,美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美,多是对事物表面的自然定义,而广义上的美,则是对事物内在与外在的共同阐述。
观点二:男人的审美观。
世上没有不偷腥的猫,同理,世上亦没有不好色的男人。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叫做“十个男人九个色,还有一个假正经”,形容得确是恰到好处。对于好色,男人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因为也遮掩不住;女人也没有必要过分鄙夷和计较,因为这是男人的天性,或者说是雄性动物的天性。
女人们要知道,男人并不都是春秋时期的柳下惠,能够“坐怀不乱”;男人也不都是《西游记》里的唐三藏,能够四大皆空。那么,男人的审美观到底是什么样呢?我们不妨听听电影《失恋33天》中大老王对黄小仙所说的这句话:“现在的小男孩,情义千金不敌胸脯四两。”这是何等幽默精辟的话语!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还有一点区别,就是“小男孩”与“男人”的不同。(从生理学上来讲,女性变得成熟永远比男性要早。笼统地说,女性过了20岁,就渐趋成熟,但男人可能要到30岁,才能显得真正成熟稳重起来。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夫妻都是“男大女小”这一模式的结合。)可是现实中往往充满着这样的无奈:等到“小男孩”变成了“男人”,真正成熟起来时,同时代的很多女人却早已成了众多小男孩口中的“阿姨”了。
不管男人女人认不认同,我仍然要说:好色是所有男人最原始的审美观,但绝不是所有男人唯一的审美观。
观点三:女人的财富与诱惑。
十一年的青春,是女人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十六岁的女孩,是春天初绽的花蕾;二十六岁的女人,是秋日未谢的黄花。(这么形容,多少夸张了点。)
青春,是所有人的财富。对于男人来说,青春固然珍贵,但青春过后,他们(好吧,说实话,只是男人中的一部分)才更有魅力;可对于女人来说,青春已然无价可沽,一旦逝去,生命中再无其他可以替代。(生活幸福美满的女人另当别论。)
女人在这十一年里,无疑是最美丽动人的,所以,她们为了展现自身的美丽而做的任何装扮都无可厚非。
不知从哪一年开始,中国刮起了一阵“性感”的热风,此后风势有增无减,继而吹遍神州大地。自此,中国的女人,上至时尚圈、娱乐圈,下至普通女性大众,渐渐地与国际接轨,褪去保守含蓄的思想,穿上性感奔放的衣衫。低胸装、露背装、透视装、深“V”礼服、比基尼、超短裙、热裤、丝袜……这些充分展现女性曲线美的装束,或现于电视荧幕,或流于大街小巷,甚至可以说:只要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性感的身影。
性感的女人多了,好色的男人也多了。这时候,穿着“薄、露、透”衣服招摇过市的女人们开始抱怨:男人真好色!这又是一件很好笑的事。试问,女人穿得如此性感,到底是给谁看的?难不成是穿给女人看的,以此好在同性中炫耀自己的曼妙身材?那么,让同性“羡慕嫉妒恨”的标准又是什么?恐怕这个“标准”还得取自好色的男人之口吧。试想,假使没有他们,就算容貌倾国倾城,身材完美无缺的女人一丝不挂、玉体横陈,只怕都不会获得美的赞颂吧。
然而,这几年“性感”的热风在中国似乎刮过了头,把一些女人刮得晕头转向,使原本的性感被她们演变成了风骚,沦入“卖肉”的低俗。(记得网络上流行一句话叫做:寂寞的女人穿丝袜,寂寞的男人打Dota。虽然不知道真实度有多高,但这也或多或少地反映出时下的男女普遍精神空虚的现象吧。)
性感的女人确实充满诱惑,但光有性感而无内涵,永远也得不到男人内心的重视与尊重。
男人女人“半球”之假想
现今的很多男女在情感上的问题似乎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的男女都多,他们当中,不管是正在接触爱情的年轻男女,还是已婚的中年男女,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忧虑与烦恼。于是,很多人又开始对爱情和婚姻进行解剖,然后抒发自己的感慨,这当中有质疑的,有幻想的,有抱怨的等等,多如牛毛。
通过这类的感慨,我不禁产生了对婚姻追根溯源的想法:婚姻,是人类文明社会里通用的生存组合形式——男性与女性的结合。直白地说,这种组合形式最本质的作用就是生存和繁衍。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组合,我想我们唯有惊叹造物主的神奇了。
在了解婚姻的本质后,我便有了这样一个假想:无论任何男人或女人,是不是在现实生活里都算不上完整的生物,就像一个“半球体”。“半球体”要想在生活的轨道上前行,就必须与另一个“半球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球体”。两个“半球体”若要合在一起,就需要相互间的“引力”,就如同磁铁的两极一样,亦遵循着“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法则。
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半球体”,所以,两个“半球”合体,不管怎样契合,终究无法达到一个天然球体的完美程度,但是,合体后的“球体”具备足够在生活轨道上前行的能力与动力。
然而,纵观历史,总有那么一些人,会独自走完一生。他们或是伟大的强者,或是平凡的弱者,但无论怎样,都已经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生活的轨道上,并不是只有合体才能前行,单个的“半球体”亦能前行。只不过,这样的“半球体”必须做出巨大的牺牲——不断地自我磨蚀,直至变成一个完整的“球体”。这个过程当中,每个“半球”被磨掉部分的重量,就等同于孤独的分量。
爱情不守恒,婚姻非绝对
爱情的产生是人性使然,然而婚姻的出现则是人为创造。婚姻之所以存在,不是因为爱情有多么伟大,而是在孤独的面前,大多数人选择了屈服妥协。所谓爱情,不过是聪明的人类通过美化本能来掩饰自身软弱的把戏。所谓婚姻,不过是人类在抵御孤独时而建立的一种相对安全的保障。
爱情不守恒,婚姻也不是爱情的最高形态,因为在婚姻中,爱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质变成一种无限趋进于亲情的情感。至于婚姻里的几个阶段:银婚、金婚、或钻石婚,我更倾向地认为它们见证的不是爱情,而是生命体的自然、和谐。
欢迎光临 (http://imap.zas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