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考研热持续升温 研究生教育如何有量又有质
[打印本页]
作者:
cooldaddy
时间:
2018-11-22 16:27
标题:
考研热持续升温 研究生教育如何有量又有质
“考研热”近年来持续升温,今年更是达到了“炽热”。南开大学11月19日发布消息称,据教育部有关数据库最新数据统计,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人数中,19157人正式确认报考南开大学,较上年度增长18.6%,再创历史新高。而此前的消息显示,多所大学的报考人数也都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高学历人才仍缺口巨大
研究生报考和招生数量的节节攀升,引发人们关注:我们的研究生是不是太多了?
“我并不认为研究生太多了。相反,我认为现在研究生在整个人群中的比例仍嫌过低。”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李锋亮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谈到。
对此,李锋亮进一步分析,目前我国本科以上学历占就业人口的比例远远低于美国的水平。当下正处在经济转型发展时期,传统产业亟待优化升级,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我们就还需要更多的顶尖高素质人才。因此,不是研究生太多了,而是仍然需要更多的高质量、高素质的研究生。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樊立宏长期从事科技人才研究,对人才缺口有着深入的了解。她介绍,随着新兴学科的兴起与发展,有些专业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的数量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例如,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数量之间缺口巨大,互联网领域人才培养也远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谈及目前学术界、社会各界对研究生教育规模是否“恰当”的分歧甚至争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赵世奎认为,对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讨论之所以众说纷纭,一个可能原因在于对研究生教育规模进行判断、评价的依据和标准缺乏共同的基础。
“简单地说,由于发展历程和存量等客观因素的差异,研究生教育规模不能仅仅依据增速的快慢来做出判断,而要以是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要为准绳。”赵世奎强调,同时也应该考虑到,高层次人才培养需要较长的周期,特别在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的关键时期,研究生教育必须超前部署。
比规模更重要的是质量
采访中,不止一位专家谈到,和讨论招生规模相比,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更为重要和迫切。
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7年联合发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要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教育,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这对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樊立宏指出。
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无疑对培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包括导师数量以及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等在内的研究生培养能力是否跟得上?
在李锋亮看来,尽管目前并没有严谨的实证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但在局部地区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在一些地方,现有的培养条件可能不足以支撑现有的研究生培养规模。“提高培养能力,加大资源投入,是我国研究生教育长足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同样,赵世奎也认为,尽管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有了长足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但并不是说人才供给能力强了、研究生教育规模大了就一定能够满足需求,还必须在供给和需求的适切性上下功夫,必须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
“例如,加大学科结构、类型结构、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的力度,加快完善产教结合、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构建高端紧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赵世奎指出。
研究生教育还需更接地气
谈及目前研究生教育质量,樊立宏认为,无论是从能力,还是从实用性上看,目前教育质量都有待提升。从能力上看,当前我国培养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从实用性角度看,目前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也比较缺乏。
“在能力提升方面,要兼顾科研和实践能力。”樊立宏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培养更多关注科研能力,实践能力重视不足。加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更加强调产学研合作,突出社会实践。我国教育界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长期探索,也取得了成效,但仍有巨大的探索空间,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导师队伍建设。
当前仍存在的人才评价导向问题,对提高研究生导师与产业界合作的意识、意愿有很大影响。樊立宏认为,最近人才评价政策的出台对改变论文评价导向、促进产学研合作有推动作用,但需要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层面真正落地。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吴帅则认为,高校老师的来源和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性不强。高校老师大多都是博士或者博士后毕业后就进入教学岗位,自身欠缺在产业界的工作经历,以至于在授课时难免从理论到理论,和现实需求有一定距离。“目前的研究生教育还需更接地气一些。”
事实上,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也提出,要强化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建立高校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标准体系,把行业背景和实践经历作为教师考核和评价的重要内容。
“要以落实这些政策为契机,推动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生导师转变观念,加强与产业界结合。有效的产学研结合才能真正带动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樊立宏说道。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重大社会问题、技术问题呈现出复杂性和综合性特点,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已经成为现实需要。但我国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面仍受到一定制约,在招生模式和机制上、师资团队的组建上还存在一些障碍。在加强跨学科、复合型研究生的培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欢迎光临 (http://imap.zas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